本報訊(記者 趙婧)7月19日,省消保委發(fā)布2023年上半年消費者投訴情況分析報告。上半年,全省各級消保委(消協(xié))共受理消費者投訴7680件,同比上年度增加41.23%,解決7148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552.29萬元。
按投訴性質來看,售后服務、質量、合同、價格、虛假宣傳占據(jù)了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商品類投訴中,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食品類、日用商品類、房屋及建材類占據(jù)了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服務類投訴中,銷售服務、教育培訓服務、生活及社會服務、房屋裝修及物業(yè)服務、文化和娛樂及體育服務占據(jù)了消費者投訴的前5名。
據(jù)分析,今年上半年的投訴熱點難點主要集中在家居裝修、早教等行業(yè)領域。為此,省消保委建議,廣大消費者在簽訂家居裝修合同時,應明確施工期限,付款方式和時間,使用材料的品牌、規(guī)格、型號及違約責任等,防止裝修公司逾期交工,使用以次充好的建材裝修;根據(jù)合同約定,對進場的材料進行驗收,并在施工過程中經常到現(xiàn)場監(jiān)督檢查。如果業(yè)主對材料不是很了解,可以委托第三方監(jiān)理或專業(yè)人士幫助把關,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預付式消費”投訴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省消保委建議,在預付款項之前,要多詢問、多了解商家信譽,選擇連鎖有資質、有口碑的商家,謹慎辦卡或繳費;盡量選擇周期短、支付費用少的商品或服務;從正規(guī)途徑購票,謹防受騙。網上購買演出票時,盡量選擇官方銷售途徑,避免因買到假票或購票被退導致的權益受損。
針對早教市場亂象,省消保委建議,在選擇早教機構時不要被商家的推銷讓利所誘惑,盡量選擇適合自家孩子的早教課程;注意查詢早教機構的辦學資質、教育資質和培訓資質等相關合法資質,不要盲目聽信任意夸大的廣告宣傳;在簽訂早教培訓服務合同時,要根據(jù)自身經濟狀況理性消費,將相關的約定寫入合同條款;簽訂合同前,應仔細閱讀有關條款,拒絕“霸王條款”,謹防自身合法權益受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