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灞河沿岸,人們結伴挖野菜。 本報記者 田芳昕攝
春,不曾言語,卻喚醒了山河、草木和人間。
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姹紫嫣紅;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生機無限。如潮水一般洶涌激蕩的生命力,漫過三秦大地的每一寸。
春意,在草木間萌動生發(fā)。陽光下、細雨中,綠茸茸的新芽嫩葉擁簇著,填滿人們的眼睛。
春意,也在舌尖上流轉盈溢。田野山間、溝旁溪邊,鮮嫩氣息交織著,沖撞食客的心門。
春風一吹,千山萬壑花開,阡陌田疇草綠。人們的味蕾,開始蘇醒。
3月28日,在興平市阜寨鎮(zhèn)北八一村的田野上,村民們正在采摘苜蓿。 本報記者 文超攝
最先被惦念的,是香椿樹上淺紅的葉芽。當?shù)谝豢|春風蕩悠悠地從山坡上掠過,香椿樹便高擎起一簇簇“小火苗”。掐上一把香椿芽,洗凈后用沸水氽燙,切碎,裹上蛋液再攤成餅。嫩黃微焦的雞蛋裹著香椿,香而不膩,令人唇齒留香。
其次,是薺菜、苜蓿、灰灰菜、茵陳、蒲公英、野蔥、榆錢……風播撒的顆顆種子,蘇醒了。密密匝匝的新苗露出頭角,一簇簇、一片片,綠柔柔地生長著。勤快的婦女呼朋喚友,將這些蓬勃的生命采擷回家。或焯水涼拌,或與面粉拌勻旺火蒸熟,或佐以其他食材美美地包成餃子……灶火燃起,香氣彌漫。
“沒啥技巧,過過水,一勺油辣子幾瓣蒜,嫽扎咧!”巧婦們說,春日“時鮮”只需最簡單的烹飪,便具備十足風味。
舌尖上的春天,是大自然的饋贈。
“適時而食”是代代傳承的古老智慧,也是人們和大自然的默契。
3月26日,競相綻放的桃花蓬勃著春意。 本報記者 陶玉瓊攝
春到人間草木知。人們踏著時令,挖貼地的野菜,掐枝頭的嫩尖,“快準狠”地搜尋那份“頭茬鮮”。
一口鮮香,就是一口春光。
一個個田野間的“小精靈”,紛紛跳上餐桌,讓蓬勃的春意在唇齒間蕩漾。
清香中有微微的苦,鮮甜在些許的澀之后……爽口的野菜帶著鄉(xiāng)野的沖勁兒撩撥味蕾,化解了一整個冬天的憋悶,成就乍暖還寒日子里的幸福,讓春天獲得完整的意義。
舌尖上的春天,是人世間的溫暖。
春陽下的芽兒不肯等人,瘋了似的猛長,早一天過嫩,晚一天就老了。想要品嘗春鮮,除了要有十足耐心時時觀望、肯花時間細細找尋外,還需“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機緣。即便如此“大費周折”,人們依舊樂此不疲。
在食物豐盈的當下,菜場超市里每日有上百種食材供人們選擇,為何人們還在急切切地盼望“咬”一口春天呢?
3月28日,游客在觀賞盛開的油菜花。 本報記者 安濤攝
“每次吃香椿,我就想起老屋背后的那棵香椿樹,想起我媽。”不惑之年的韓城漢子早已離開故土,但每逢春天,他一定要吃一口香椿。在鄉(xiāng)野間默默發(fā)芽的椿樹,生長出濃郁的牽掛。
每一朵花苞綻放、每一片新葉舒展,都有一段柔軟的心事。春天,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還是“才下舌頭,又上心頭”的纏綿羈絆。
母親的手藝、家鄉(xiāng)的味道、兒時的記憶……那些根植于記憶深處的熟悉味道,質樸雋永,勾連著人們深藏心底的惦念和溫柔。
“咬”一口春天,品的是新芽鮮甜、嫩葉爽口,更是人情溫熱、煙火可貴。
3月28日,在興平市阜寨鎮(zhèn)北八一村,村民李群芳在家中制作香菜菜團。 本報記者 文超攝
春之味,浸潤著生活,也撫慰著人心。
舌尖上的春天,是一次犒賞,也是一場喚醒。
吃到春天的人,是幸福的。
“清明節(jié)快到了,姥姥做了青團寄給我們。”眉目清秀的南方姑娘身在西北,卻能“望”見故鄉(xiāng)的春日模樣。
一口吃食,便是時光的犒賞,讓奮斗路上的人們重獲力量。
大地的養(yǎng)分、雨露的恩澤、自然的力量……挨過寒冬霜雪的草木,開啟新一輪的生長,醞釀新一年的滋味。鋪天蓋地的鮮嫩蓬勃,彰顯著生命的堅韌和無畏,讓蟄伏一冬的味蕾雀躍,也讓心間的夢想和腳底的力量升騰、激蕩。
吃到春天的人,也是幸運的。
春光難得。眼下的明媚和溫暖,是用日以繼夜的堅守“搶”來的,是用無數(shù)人的奉獻換回的,疫情的陰霾未曾擋住春天的腳步。
稍縱即逝的春鮮,讓人們懂得感恩,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提醒人們,莫負春光,踏往新的征程。
盎然的春意,充盈起生活和奮斗的新希望。
萬戶千家,春之味迥異,又相同。
將春意與春光,細細咀嚼,是山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在一春又一春的交替里,人們把春天吃進胃里,讓春天長成自己的一部分,也帶著春之蓬勃接續(xù)奮斗、踔厲前行,醞釀出人世間亙古鮮活的春色。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