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互聯網技術與傳統文化融合發(fā)展的象征,烏鎮(zhèn)于2014年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椿熙堂作為中國首家“互聯網+養(yǎng)老”的服務平臺也落戶于此。在眾多“觸網”的老人中,胡暉屬于“非典型樣本”——網購、微信支付司空見慣,她還玩起了直播,在線傳授養(yǎng)生之道、穿衣搭配,被網友稱為“網紅奶奶”。
用網絡“輔助”舞蹈教學
烏鎮(zhèn)的老鎮(zhèn)區(qū),街巷縱橫交錯,胡暉就住在一條弄堂的盡頭?,F年80歲的她,已經在這里生活了30多年。胡暉年輕時在文化站從事文娛方面的工作。退休后,她組建了一個廣場舞團,迄今已有30多人了。此前,烏鎮(zhèn)沒有活動的場地,大伙只能在胡暉家門口的空地練。自椿熙堂成立后,胡暉每天早上8點半都會風雨無阻地趕到椿熙堂三樓的活動室,領著大家跳舞。這里,已然成為烏鎮(zhèn)老年廣場舞團的大本營??粗贻p人干什么都掏手機,胡暉覺得好奇,就買了部智能手機,讓孫女教她。“后來發(fā)現這也不難啊,于是QQ、微博、微信都用上了。”有了互聯網,胡暉這個舞蹈教練也當得更“硬氣”了,“有些APP里有視頻教學,我先學會,再教給大家。我跟她們說,要跟得上潮流,不能做互聯網時代的邊緣人”。胡暉給自己的舞蹈隊建了微信群,一早醒來,她就會在群里發(fā)張動圖,道一聲“早安”。她上淘寶以后,以前愛逛的小商品市場也很少去了,“我在淘寶上給舞蹈隊買表演服,一買就是幾十件”。
漸入佳境,又玩起直播
從去年開始,她又玩起了直播。在抖音上,她的個性簽名是:“年齡已八十,童心尚未泯。學習新科技,跟著新潮流。”胡暉用手機直播自己的越劇表演,低吟淺唱;她也直播舞蹈隊排練,最多的一次同時有1萬人觀看。“直播時,有圍觀的,有點贊的,我覺得很有意思。”胡暉還經常在直播平臺上分享自己的養(yǎng)生秘訣,“我告訴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是最好的養(yǎng)生。平時的生活要規(guī)律,多動腦,交朋友,不要讓腦子‘秀逗’。”此外,胡暉還在直播中分享自己服裝搭配的心得。
參加抖音視頻大賽獲獎2018年10月,嘉興舉行抖音視頻大賽,胡暉用自己的跳舞視頻參賽,獲得了“年輕態(tài)達人獎”。而每到新一屆烏鎮(zhèn)峰會召開之際,胡暉就會帶著直播設備來到景區(qū),選擇古橋、古建筑這些有烏鎮(zhèn)特色的地方,擺好直播架,夾上手機,直播烏鎮(zhèn)的特色小吃、人文風貌,侃侃而談,“我想通過互聯網,讓更多的人認識烏鎮(zhèn)、了解烏鎮(zhèn)。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老人人老心不老,跟著時代走,跟著互聯網前進,把晚年生活過得更精彩”。 據《遼寧老年報》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