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工作人員介紹8號(環(huán))線雁鳴湖車輛段基地智控指揮中心 首席記者 李明 攝
“你好!暢安安,當雨水倒灌至站臺,車站該如何處置?”
“車站應執(zhí)行以下步驟,一執(zhí)行封站程序,并組織疏散站內乘客;二申請打開兩側站臺門排水,機電專業(yè)人員短接安全回路后,人為操作打開所有站臺門……”
3月27日9時42分,在8號(環(huán))線馬騰空站車輛控制室內,站務員向西安地鐵自主研發(fā)的AI(人工智能)應用系統(tǒng)提出問題,經過分析與思考后,監(jiān)控屏幕上的暢安安(西安地鐵IP形象)給出了詳細且精準的故障處置步驟,讓參與西安地鐵開放日活動的媒體代表們直呼“優(yōu)秀”。
西安地鐵搭上大模型的“AI之翼”
從機器人送餐、“機器狗”巡邏到數字人拜年,再到有問必答的DeepSeek,人工智能正以驚人的速度和深度,融入市民生活與城市發(fā)展的方方面面。眼下,西安地鐵運營一線也搭上大模型的“AI之翼”,在打造智慧軌道新標桿路上邁出新步伐。
“地鐵運營涉及通信信號技術、供配電技術、機電技術與車輛應用技術等專業(yè),作業(yè)標準、規(guī)章制度繁多且復雜,十分考驗員工的腦力。為了提高運維效率,我們將企業(yè)內部知識庫導入自主研發(fā)的AI知識問答系統(tǒng),員工可以通過語音與文本交互的方式,快速獲取所需信息。”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分公司運營三中心技術安全三部副經理張沖說,基于這一功能,地鐵又“反向”開發(fā)了AI員工訓練助手,通過隨機抽取知識庫內的真題,考核員工的業(yè)務熟練程度,幫助其記憶與鞏固所需專業(yè)知識,并生成個性化培訓方案。
不用等設備壞了再修,AI還能“未卜先知”提前“算”出故障發(fā)生的日期,讓軌道交通更有韌性。
“作為保護乘客的安全屏障,站臺門一直以來都是檢修的重點。由于站臺門長期頻繁開啟與關閉,造成安全回路繼電器壽命降低,為了不影響列車運行、及時更換該配件,運維人員每兩天就要對其進行一次檢測。”張沖說,AI應用系統(tǒng)的故障預測功能,通過對歷年安全回路繼電器的電壓下降趨勢進行計算與分析,可預測出該設備未來的運行情況。
記者看到,運維人員在平板電腦上選中站臺門后,AI應用系統(tǒng)自動開始巡查,并給出預測結果“4月17日安全回路繼電器有一定概率出現故障”。這意味著,運維人員不用再頻繁巡檢,僅需在故障可能發(fā)生的前一日,進行復核與更換即可。更令人驚喜的是,西安地鐵AI應用系統(tǒng)通過對以往維修工單等數據的結構化處理與深度訓練,不僅能分析地鐵運維的高頻風險點并推薦維護策略,還能實現定位故障根源、關聯相似案例、推送最優(yōu)維修方案并派單給距離最近的運維人員。
“有了AI助力,我們的運維工作更簡單、高效。”張沖表示,西安地鐵AI應用系統(tǒng)包括知識問答系統(tǒng)、員工訓練助手、故障診斷、故障預測、大數據分析和智能云盤六項功能。目前,研發(fā)團隊正在進行“AI+智能調度”領域的研究,進一步優(yōu)化列車運行計劃,探索多線協(xié)同調度策略,提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運營效率。
智能化設備加持保障環(huán)線平穩(wěn)運營
作為西安地鐵最“聰明”的線路,8號(環(huán))線運營的臺前幕后應用了許多新興技術與智能化設備。在馬騰空地鐵站衛(wèi)生間外,裝有一塊屏幕——智慧衛(wèi)生間導視平臺,讓市民直觀了解衛(wèi)生間占用情況和空氣質量。而站務人員也能通過這一平臺,掌握乘客在衛(wèi)生間的滯留情況,及時給予幫助。
10時16分,媒體代表們走入8號(環(huán))線的指揮中樞——雁鳴湖車輛段基地智控指揮中心,近距離探訪環(huán)線精準調度背后的新技術。記者看到,一字排開的6塊大屏幕上,展示了車輛段內各股道的作業(yè)情況、列車監(jiān)測告警狀態(tài)處理、8號(環(huán))線上線列車運行狀態(tài)與自動洗車區(qū)間情況等數據與實時畫面,完善的智控系統(tǒng)讓地鐵運維化繁為簡、管理更加精細。
“這里是地鐵列車‘歸港’與‘啟航’的指揮樞紐,在智能化設備的加持下,可實現列車自動喚醒發(fā)車、自動回庫休眠、自動洗車等功能,運維人員可遠程盯控列車運行數據,確保列車運行的可靠性和應急響應的及時性,是環(huán)線平穩(wěn)運營的基石。”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分公司運營三中心車輛乘務八分部副主任王瑋說。
隨后,媒體代表們走入檢修庫的股道旁,一名特殊的“檢修工”——車輛智能巡檢機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只見它乘坐著專屬電梯“鉆”入列車底部,靈活地揮舞著機械臂,用頂部閃著藍光的“大眼睛”拍攝車底關鍵檢修部件的狀態(tài)。“通過自動巡檢、無線傳輸、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算法等技術,對于車底或側面的零部件松動、變形、丟失與存在異物等故障,它都能識別出來并提示運維人員進行更換。”王瑋表示,檢修班組與車輛智能巡檢機器人已充分磨合,形成了更高效的協(xié)同檢修模式。
打造智慧車站,優(yōu)化出行體驗;推動數智融合,提升運維效率;構建智能調度,強化安全保障……近年來,西安市軌道交通集團緊緊圍繞西安市“深化六個改革”進行安排部署,堅持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深入結合軌道交通實際深挖場景需求,以智慧地鐵建設為抓手,不斷提升市民游客出行效率與出行體驗,推動西安市軌道交通事業(yè)向“新”而行。
令人向往的是,“AI+軌道”正逐步構建起西安智慧出行新生態(tài),未來的地鐵不僅是“準時的交通運輸工具”,還會蛻變成會思考、能學習的“智慧出行伙伴”。
(記者 郭沛然)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