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延高鐵正以每天300米左右的建設速度快速延伸——
航拍西延高鐵富平特大橋三寨水庫段架梁施工現(xiàn)場一角。
開欄語
蛇年春節(jié)收假第一天,全省深化“三個年”活動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動員會強調,要以蛇行千里的勁頭持續(xù)深化“三個年”活動、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大力發(fā)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奮力推動陜西高質量發(fā)展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更大突破。
即日起,本報特開設“深化‘三個年’活動 聚焦聚力打好‘八場硬仗’”欄目,充分展示我省各地各部門圍繞深化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huán)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三個年”活動,打好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擴大有效投資、提振消費、外貿拓展、重點產業(yè)鏈群建設、穩(wěn)就業(yè)促增收、問題整改、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等攻堅硬仗,大力發(fā)展縣域經濟、民營經濟、開放型經濟、數字經濟的經驗做法和突出成效,全方位反映全省廣大干部群眾真抓實干、銳意進取,奮力譜寫中國式現(xiàn)代化建設的陜西新篇章的火熱實踐。
記者 楊光文/圖
2月21日6時許,晨曦微露,在富平縣中鐵四局西延高鐵2標建設現(xiàn)場,百余名工人加班加點,快速推進富平特大橋延安方向剩余50孔箱梁架設及西安方向無砟軌道施工……
全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西延高鐵沿線,呈現(xiàn)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作為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包(銀)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延高鐵正以每天300米左右的建設速度快速延伸。這條從省會西安始發(fā),通往圣地延安的“紅色高鐵”不僅承載著縮短通行時間的使命,還譜寫著新時代建設者與黃土地對話的壯美詩篇。
“為確保雙線58.38公里無砟軌道安全優(yōu)質按期完成,項目部多次召開施工專題會和現(xiàn)場辦公會,不斷優(yōu)化施工方案,克服各種困難,確保各項工序穩(wěn)步推進。”西延高鐵2標項目部專職黨支部副書記盧建建表示,“為保障項目建設,我們在日常施工中加強資源配置,上齊17套無砟軌道工裝;優(yōu)化施工組織,按照‘先行施工小里程、全力搶通大里程’的思路,合理安排工序,提高施工效率。此外,項目部對梁面標高復測、CPⅢ點布設進行多次精調,項目部技術、試驗人員全過程監(jiān)控,為全橋無砟軌道施工提供重要經驗和技術支持。”
中鐵五局承建的西延高鐵7標項目位于宜君縣、黃陵縣境內,全長19公里,合同總額20.3億元。
“我們負責的太康隧道位于黃陵縣境內,全長13.59公里,為Ⅱ級風險隧道,共設3個斜井、8個工作面。隧道范圍內地形陡峭、地勢起伏大。隧道多次通過溝谷地帶,1次下穿連達溝水庫,2次下穿包茂高速公路道南隧道,地層下富含煤層及油頁巖,有害氣體富集,地熱高溫,地質條件極為復雜,施工難度很大。”中鐵五局西延高鐵7標項目負責人齊虎介紹。
該項目自開工建設以來,建設單位嚴格做好隧道超前地質預報,加強監(jiān)控測量,確保施工安全。項目部不斷調整改進施工方案,充分利用錨桿鉆機、全新電纜槽水溝臺車等先進設備和工藝,全面推行現(xiàn)場網格化管理,有效提升作業(yè)效率,提高工程質量,同時克服地質條件復雜、安全風險高等難題,為按期實現(xiàn)整體工期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2月23日7時許,中國鐵建大橋局負責建設的西延高鐵銅川隧道內燈火通明,數十名工人在忙碌作業(yè)。
“銅川隧道設計為單洞雙線,全長11098米,最大埋深約165米,共有6個施工作業(yè)面。該隧道不僅穿越了砂卵石地層和長段落石炭系泥巖軟巖大變形地層,還遇到了較大溶洞,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支護結構變形、塌陷、突水突泥等災害。銅川隧道下穿公路、村鎮(zhèn)密集區(qū)、磚廠、水泥廠、采石場等,為Ⅱ級風險隧道,是全線重難點工程之一。”已經在地下165米深的隧道內連續(xù)奮戰(zhàn)一個晝夜的技術負責人張曉彤說。
“不過再難我們也有辦法。你看,通過眼前這個三維地質雷達成像系統(tǒng),瞬間就能將前方數十米巖層結構投射在手機屏幕上。”張曉彤說,“過去打隧道像蒙眼過河,現(xiàn)在有了這‘透視眼’,施工方便多了。正是有了這些新科技,才讓西延高鐵橋隧比高達92.5%的同時,將沉降誤差精確控制在2毫米以內。”
跨鄭西大西立交特大橋也是西延高鐵重難點工程之一。
“該橋與高速公路、既有鐵路、國道等交叉頻繁,橋梁上部結構形式多樣,施工技術含量高。這種條件下的施工堪稱‘鋼鐵立交上的芭蕾’。”承擔施工任務的中鐵二十局西延高鐵15標三工區(qū)副經理王安軍表示,“面對交叉作業(yè)多、安全管控嚴等挑戰(zhàn),我們持續(xù)優(yōu)化技術力量和資源配備,緊抓管段內連續(xù)梁掛籃、現(xiàn)澆梁支架、T構轉體及跨路施工等關鍵環(huán)節(jié)的技術交底和安全管理。通過嚴格落實穿透式管理和網格化管理,現(xiàn)場技術管理人員全程盯控,緊抓工序銜接,確?,F(xiàn)場施工安全順利。”
2月23日19時,夜幕降臨,混凝土泵車的長臂舞動,焊接火花在延河兩岸綻放……此時,接觸網工楊保軍在近40米高空中調整導線弧度。“等通車那天,我一定要帶著兩個閨女從西安一路坐到延安。我會告訴孩子,經歷重重困難我們才將這些電桿立起來。”
截至目前,西延高鐵全線23個標段中,路基工程已完成設計總量的87%,無砟軌道完成設計總量的38%,橋梁工程完成設計總量的95%,新建8座站房已全部開工。
“等這條‘紅色高鐵’建成后,西延兩地間鐵路通行時間將壓縮至1小時,預計每年為革命老區(qū)帶來2000萬人次客流。這條高鐵將榆林的能源、延安的文旅、關中的制造串聯(lián)起來,為黃河流域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新動能。”西成客專陜西公司西延高鐵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周衛(wèi)民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