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俊委員
□記者 李榮 文圖
“垃圾處理對空氣、土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有很多影響。”自2013年擔任省政協(xié)委員以來,陜西博瑞稅務師事務所所長林文俊多次在省兩會上為陜西的垃圾分類“發(fā)聲”。
在她看來,生活垃圾處理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每一個人都想生活在環(huán)境干凈優(yōu)美的空間,如今生活垃圾處理已成為西安城市治理的又一項攻堅戰(zhàn)。
林文俊說,雖然我省規(guī)定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有機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城市公共垃圾箱也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標識,但其“宣傳意義”大于“實際效果”,“前分后混”現(xiàn)象嚴重,分類也就失去了意義。
她以自己所居住的社區(qū)為例說,雖然小區(qū)設置了垃圾分類收集站,將各類垃圾進行分類并分別設置投放箱,但是利用率并不高,大多數(shù)居民還是把垃圾混雜在一起,一扔了之。
林文俊說自己曾問過身邊一些居民,多數(shù)人坦言,“我辛辛苦苦分了類,保潔員還是混在一起收走了,分類又有什么意義?”
有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垃圾分類效果不明顯或完全沒有效果。
據(jù)了解,截至2017年6月,西安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7座,全部為垃圾填埋場。目前西安市的生活垃圾經(jīng)收運處理后,全部進行“無害化”填埋處理。
“也就是說,即使垃圾在投放時進行了分類,在收集時又混在一起進行集中處理。”林文俊認為,有時候是想在后續(xù)措施落實前,培養(yǎng)好前端的投放習慣,但卻忽略了人的自主處理和行為選擇因素,導致事倍功半。
讓林文俊欣慰的是,2017年4月21日,我省首個資源化垃圾處理設備在鎮(zhèn)安縣正式投入使用,這讓她看到了可回收垃圾循環(huán)利用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可能和希望。
“實施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是解決城市管理難題的重要舉措,不可能一蹴而就,垃圾分類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要建立一整套制度體系和進行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林文俊建議,應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送、處理各環(huán)節(jié)中各個主體的權利、義務,做到垃圾處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成立垃圾分類處理專門機構,建立相應配套的垃圾分類收集、運送機制,加大無害化垃圾處理廠的建設力度,保障垃圾分類處理的渠道暢通;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普及垃圾分類相關知識,提高民眾對垃圾自覺分類的認識和能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