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鋪排高陵的可圈可點之處,那無疑需要寫一本厚厚的大書。但如果要問:高陵的什么物事最早打動了我,以至于讓我歷久難忘?答案是:奇石和油餅。
說起來是十幾年前的舊事了,經(jīng)朋友輾轉相托,我為高陵人薛江南先生收藏的一塊長和寬都超過1米、高則接近半米、重達880公斤,名曰“神龜”的奇石撰寫了一則賞析文字,其中有言:“要知道,它本來只是一塊雖則奇崛偉岸、卻也平凡樸實的石頭,是誰在冥冥之中百里挑一地選中了它?是誰把它放置在廣西都安那條流淌不息的紅水河中?于是,它漫長的孕育過程得以開始。很多年前,曾在一本書里讀到如下故事——有人問雕塑家:‘雕塑難嗎?’雕塑家回答:‘不難,拿一塊石頭來,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紅水河正是用自己那把貌似柔弱、實則鋒利的雕刻刀,經(jīng)無數(shù)個日出日落,歷無數(shù)個冬去春來,把不需要的部分一點兒一點兒地去掉,需要的部分一點兒不少地留下來。最終,一塊沒有生命的石頭出落成一只生機勃勃的神龜。再下來,神龜被有緣者發(fā)現(xiàn),神龜和有緣者親近,神龜成為我們這個喧鬧世界里的一員。”這一段文字所表述的,是我對大自然的仰慕,乃至敬畏之情。后來,薛先生籌建奇石博物館,“神龜”實至名歸地成為鎮(zhèn)館之寶。
在高陵的奇石博物館里,有濃縮著歷史的化石、有堪稱稀世珍寶的礦石,但我最喜歡的,卻是像“神龜”這樣天然生成的奇石。面對著那些千姿百態(tài)、神采奕奕的石中奇葩,腦海中常常會浮現(xiàn)出水滴石穿這么四個字。貌似柔弱的水,由于它的矢志不渝、由于它日復一日地不懈勞作,竟然能生發(fā)出如此強大、如此神奇的力量!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這當然說的極是。但換個角度來解讀:以始終不渝的柔弱之力,把粗糲的頑石雕琢成讓人驚嘆的藝術品,這樣來認知水,我們同樣必須服膺它的“上善”!
奇石是大自然在不經(jīng)意間展示出來的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力,而發(fā)現(xiàn)奇石并對其進行包括命名在內(nèi)的恰如其分的提升,則需要人的眼光和品位。這就是說,只有當自然的力量和人的力量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塊石頭上的時候,這塊石頭才能夠脫胎換骨、成為有文化內(nèi)涵的奇石。這樣的奇石,不管是置身于博物館的廳堂,抑或安放在收藏家的案頭,都會煥發(fā)出讓觀者深受感染的藝術魅力。
說過了奇石,再來講油餅。
說來有趣,與奇石博物館連為一體的那家老磨油餅,在籌建時,我也曾為其寫下一則題為《老磨油餅簡介》的文字。前不久,在網(wǎng)上與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朱立挺教授的一篇文章不期而遇。和陜西餐飲界的幾位大咖品嘗過老磨油餅以后,朱教授在文章中寫道:“商子雍先生是美食家,他的描寫油餅的文字,寫盡了我們此時的感受。”是這樣嗎?在電腦文件夾里搜尋,已經(jīng)找不到那篇簡介了,但想來我所寫的,無非是夸贊高陵的面好、油好、人更好,好人用好面、好油精心制作的好油餅,顧客大快朵頤之后,當然會連聲夸好!
或許有人要問:為何要在奇石博物館近旁開一家油餅店,難道這二者之間有什么關聯(lián)嗎?對于這個問題,當年我只是浮淺地認為,無非是經(jīng)營者在給游客提供餐飲方便的同時,也讓自己多賺一點兒銀子罷了。但朱教授介紹說,老磨油餅經(jīng)營者的應答是:油餅要用好面,好面要用好石磨,油餅與石頭,當然有著不解之緣。說得真好!緣此,啟發(fā)我對此做出另一種解讀:在大千世界中,奇石與油餅,是詭異的非常態(tài)以及樸實的常態(tài)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物態(tài),來到高陵,來到奇石博物館,先觀賞平日難得一見的奇石,再品嘗平生經(jīng)常親近的油餅,詭異的非常態(tài)和樸實的常態(tài),反差是如此巨大,給人留下的印象當然就會格外深刻。細細回憶,許多年來,“看涇河奇石,吃老磨油餅”,還真是我來到高陵,在形而上和形而下兩個層面倍感愉悅的經(jīng)歷。(商子雍)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