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李先生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家門口新開放不久的特色公園,新晉為“打卡點”,這里不僅是休閑的好去處,還可以“沉浸式”學法。
1月17日,記者來到李先生所說的特色公園——西安市建工路與公園南路附近的雁塔法治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法律天平雕塑,一旁“公平正義”四個字熠熠生輝。
不遠處,“法律大講堂”大屏幕上播放著案件情景模擬劇,不時有市民駐足觀看。“很接地氣,看完后,我對法律條文的理解更深刻了,以后遇到類似的事也知道該怎么做。”市民汪先生說。
繼續(xù)往前走,記者看到有人在“陪伴你一生的民法典”雕塑前拍照。人生之初,涉及遺產(chǎn)繼承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被視為有民事權利能力;學生時代,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此外還有入職創(chuàng)業(yè),籌辦婚事,退休養(yǎng)老……民法典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兵馬俑互動普法區(qū)”,不僅有矗立的兵馬俑雕塑,還有圓形轉(zhuǎn)盤,正面是問題,轉(zhuǎn)動轉(zhuǎn)盤后可看到背面標注的答案。“我剛轉(zhuǎn)到一道題,問‘訴訟時效期間為幾年’,答案是‘三年’,轉(zhuǎn)盤真有意思。” 市民康女士笑道,題目涉及各個方面,像“耕地的承包期為多少年?”“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權利”......
旁邊還有掃碼答題區(qū)域。正在掃碼答題的黃先生說:“闖關10道題,我答對了6道題。比如,‘三年級的叮當偷走同桌的故事書,對此,學校應該如何處理?’我選擇了‘批評教育’,答對了。另外關于遺囑繼承的形式等,我答錯了。通過答題,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不遠處,有一個無人律所崗亭。配備了身份證讀卡器、高清攝像頭、麥克風等設備,為來訪者提供在線的一對一視頻法律咨詢服務。“以后遇到問題,也可以來這兒咨詢律師。”一位路人對同伴說。
在“青少年互動普法區(qū)”,以“秦嶺四寶”為原型的卡通形象頗受孩子們青睞。記者看到一位小朋友用手指按了“羚羊”上的按鍵,聆聽關于保障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內(nèi)容。另外一位小朋友按住“大熊貓”上的按鍵,仔細聆聽。
附近的法律宣傳透明屏,吸引了不少人“打卡”。透明屏以別出心裁的動畫形式,展現(xiàn)了憲法如何伴隨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年的歷程。
占地面積為17400平方米的法治公園里,還有憲法樹、互動魔方、法律鼓等,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公園開放了一個多月,很多人覺得實用、有趣。”做操的郭先生說,公園將法治元素與景觀相融合,讓人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感受到濃厚的法治文化氛圍,通過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方式,來提升大家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yǎng)。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