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位于洛南縣城關街道東街社區(qū)的趙萬年“五老”工作室像節(jié)日一樣熱鬧。
“在2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5名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擔任校外輔導員,輪班帶孩子練習書法,不僅陶冶了孩子們的情操,還幫我們減輕了看護壓力。”學生家長李梅說。
如今,為了更好助力廣大“五老”發(fā)揮優(yōu)勢、教育服務青少年,一大批“五老”關心下一代教育陣地在洛南縣應運而生。1200多名“五老”活躍在“五老”工作室、四點半課堂、兒童之家、校外輔導站,通過加強紅色教育、創(chuàng)新法治教育、關愛幫扶青少年等方式,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這是陜西省“老少結對”關愛幫扶工作的有益探索。省關工委經過調研總結,推廣基層關工組織整合社會資源、發(fā)揮“五老”作用、扎實有效開展“老少結對”關愛幫扶工作經驗,讓關心下一代工作煥發(fā)出蓬勃生機。
在“‘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幫扶青少年”工作模式下,銅川市打造“五老”關愛工作室、“小樹苗成長營”、“趙爺爺講故事”等實踐陣地和品牌,動員263名“五老”結對幫扶271名困境青少年。
西安市新城區(qū)打造向日葵政法關愛品牌,組建關愛隊伍,參與人數(shù)9800余人,為全區(qū)61所中小學選配法治副校長,使3.9萬名中小學生接受法治教育,幫扶失足、違法和不良青少年139人。
榆林市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品牌“禾苗課堂”,從以學為主到興趣培養(yǎng),從發(fā)揮特長到才藝展示,充分發(fā)揮“五老”志愿者作用,助力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陜西省未成年人保護協(xié)會組建以35名退休法官、警官、檢察官、司法警察、法學專家、學者、律師為主的法治宣傳報告團,總結“舉案說法、用案釋理、以案勵志”案例式教學法,在全省多所中小學校開展宣講200余場次,使200余萬人受益……
陜西逐步建成縱橫交錯、覆蓋城鄉(xiāng)、隊伍龐大的青少年社會教育網絡。其中,廣大“五老”發(fā)揮老有所為力量,積極參與“十百千萬”和“五老”關愛行動,通過助學、助困、助殘、助醫(yī)、助孤等活動,多渠道、全方位呵護青少年成長成才。
“老少結對”工作出成效,離不開社會力量的關注和支持。銅川市關工委青年志愿服務隊積極整合資源,吸納各方面愛心青年加入,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我們將持續(xù)壯大隊伍,以豐富的活動載體、有效的幫扶舉措,把‘老少結對’關愛幫扶工作做得更細更實。”該志愿服務隊隊長王順表示。
“一老一小”服務是社會重點關切的民生大事。通過“老少結對”,我省廣大青少年在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也不斷把愛心傳遞下去。
11月14日,得知過幾天要去看望“爺爺奶奶”,西安市城南中學的小志愿者們很是期待。
孩子們口中的“爺爺奶奶”是西安市雁塔區(qū)杜城街道省直機關三爻西社區(qū)的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在之前聯(lián)合開展活動的基礎上,省直機關三爻西社區(qū)與西安市城南中學成立“一老一小”幫扶項目,組建了一支青少年兒童志愿服務隊,組織小志愿者在每月固定時間探訪,與老人組成“臨時爺孫”,讓老人感受到溫暖與關愛。
“在之前的看望活動中,我和失獨老人張爺爺建立了深厚感情。爺爺會給我講故事,關心我的學習生活,我以后會多去陪伴他。”小志愿者張子軒說。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省關工委將不斷總結全省‘老少結對’關愛幫扶工作經驗成效,發(fā)揮關工組織優(yōu)勢和廣大‘五老’作用,持續(xù)開展專業(yè)化、精準化服務,幫助青少年成為全面發(fā)展、奮發(fā)向上的新時代好少年。”省關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劉楓)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