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1月2日全省各地集中開展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活動日專項活動
本報訊(實習記者 張涵博)12月11日,省司法廳副廳長師建平在省政府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近年來,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以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wǎng)絡三大平臺建設為統(tǒng)攬,踐行便民利民宗旨,奮力追趕超越,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呈現(xiàn)出全面發(fā)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tài)勢。
“目前,我省公共法律服務已實現(xiàn)實體平臺‘一站通’、熱線平臺‘一線通’、網(wǎng)絡平臺‘一網(wǎng)通’。”師建平說,我省探索形成了“12345”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陜西模式,已全面建成117個市、縣(區(qū))公共法律服務中心、1283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公共法律服務站、19741個村(社區(qū))公共法律服務室;建立了130個12348法律服務熱線坐席,共接聽解答群眾法律咨詢56萬人次,接通率和滿意度達到98%以上;陜西法律服務網(wǎng)、微信公眾號、法網(wǎng)APP陸續(xù)上線運行,在“網(wǎng)上公共法律服務社區(qū)”上開通了農民工、退役軍人維權綠色通道,運用多種服務手段消除偏遠地區(qū)法律服務盲點。
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堅持以群眾法律需求為導向,科學整合法制宣傳、律師、公證、法律援助、仲裁、人民調解、司法鑒定、法律職業(yè)考試等職能,實現(xiàn)了法律服務提供方式由分散、單一向綜合性、多功能、一體化的轉變。建立健全村居法律顧問制度,探索推行“一個顧問+一個微信群+一個自助系統(tǒng)”的服務模式,全省共有8690名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擔任了17022個村和2719個社區(qū)的法律顧問,采取線下律師值守、線上律師隨時提供服務的方式,為群眾打造了一個“家門口”的法律超市。
今年我省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25萬場次,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1萬人次,承辦法律援助案件3.9萬件,調解矛盾糾紛9.6萬件,辦理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法律事項26.8萬件。
臨近年底,針對農民工討薪維權難的問題,省司法廳法律服務管理處處長馬異文表示,一是健全完善農民工維權組織網(wǎng)絡,確保能為有需求的農民工就近、就地、及時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二是推行便民服務措施,開辟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三是加大宣傳,為配合省委、省政府開展的根治欠薪冬季攻堅行動,司法部門將于1月2日在全省各地集中開展法援惠民生、助力農民工活動日專項活動,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