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歡“長長久久”,健康要長久、幸福要長久、壽命要長久……可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能開始走下坡路,如果想要真正長壽,這些事情千萬不能做太久。
行走不能太久
老年人全身肌肉和關節(jié)都在減弱,體能也在下降,走路肯定沒有年輕時那樣靈活自如,體能恢復不過來就會覺得很累。
很多老年人認為多走路對身體好處多,甚至有的一天走上萬步,這是不科學的。長期下來會出現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踝關節(jié)嚴重損傷,導致關節(jié)腫脹、行走困難、上下樓梯艱難等。
因此,對中老年人來說,每天堅持輕負荷鍛煉40分鐘即可,步行速度不要過快。步行時選擇平坦道路,穿防滑效果好的布鞋或運動鞋,走路時戴上護膝用具,可避免摔倒造成骨關節(jié)損傷。
站立不能太久
老年人站立時間過長對腿部血液循環(huán)非常不利,長此以往容易造成腿部靜脈曲張等疾病。尤其對于有“三高”的老年人來說,站立久了,會導致腦供血不足,容易誘發(fā)中風。
老年人平時每次站立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晚上最好躺著,把腳跟墊高,讓腿高于心臟的水平線,這樣有利于血液回流到心臟,緩解久站導致的血液回流不暢。
坐著不能太久
久坐會使骨骼活動力度和頻率大大減退,骨質疏松進程也會大大加快。同時,久坐還會使頸部肌肉和頸椎長時間處于固定的位置,導致頭痛及頸椎病,對于有頸椎病或者腦動脈供血不足的老年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老年人每坐1小時就要站起來走動3-5分鐘,伸伸懶腰,活動一下膝關節(jié),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減少關節(jié)內外組織粘連。
臥床不能太久
由于缺乏運動,久臥會造成肌肉萎縮、肌力減弱,進一步加重肢體活動障礙。久臥還會使胃腸蠕動功能大大降低,腸道吸收水分增加,易引起便秘。更可怕的是,長期久臥,血液流動緩慢,加上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容易產生靜脈血栓和血管阻塞。
老年人每日減少不必要的臥床時間,起身時不要用力過猛,起來后最好到室外走走。有的老人因身體疾病需長期臥床,最好每隔兩小時翻一次身,多拍背,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產生褥瘡。
用眼不能太久
老年人如用眼過度,會出現眼睛干澀、晶狀體渾濁、黃斑病變等損害,輕則視力下降,重則致盲。
看電視、看書等都不能過久,每隔20分鐘就要轉移一下視線,或暫閉眼睛,過5秒鐘再睜開眼。
日常生活中,要經常眨眨眼,眨眼可使眼肌得到鍛煉。
平時在戶外,如需從暗處走到陽光下,要注意不要讓陽光直接照射到眼睛。
據人民網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