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42歲拍第一部電影《櫻》到2019年,剛好從影40年。40年來我主演、參演的影視劇有150多部,塑造了不同時期的人物,無論名匠之作,還是平凡小戲,每演一個新角色就多一重生命經歷,角色常換,生命常新。我一生從事過許多工種,只有影視表演始終不離不棄。
演員是非常幸福的職業(yè),也是要付出很多辛苦的職業(yè)。演員的功夫在詩外,不是在現場。演員接了劇本,就活在這個角色中了,要了解這個人物的來龍去脈,他的人生觀、價值觀。進入角色,演活這個人物,必須經過由體驗到表現的過程,通過內心的體驗轉化成外部的表現。我演《寒夜》中的汪文宣,提前兩個月進組,到重慶體驗人物的生活環(huán)境。整個拍戲過程中,我沉浸在角色生命中,將近半年的時間里,日日夜夜我就是汪文宣。
抓住個性化細節(jié)塑造人物,角色才有藝術光彩。我演了大概20個歷史人物,每個人物都不一樣,各有各的精彩,只有抓住角色個性化的表現,才能重現人物的風采。所以,我反對毫無歷史依據的戲說,七分歷史真實,三分藝術加工,這樣最好。我演《張衡》長了不少知識,當時劇組制片帶著我們輾轉南京、洛陽、南陽、西安,看了很多和漢代有關的歷史文物,邀請西北大學研究秦漢文學的教授,專門給劇組講了兩天兩晚秦漢時代的風俗民情、禮節(jié)禮儀,非常嚴謹。我當時練“跪”功,跪著讀書、寫字,有時跪一整天,膝蓋磨出繭子來;還練“舞劍”的動作,戲里只有一分鐘,但一招一式都要勤加練習。這培養(yǎng)了我的一個習慣,每次新的歷史角色到來,我就情不自禁地鉆進歷史,查看所有能找到的資料,正史、野史、軼聞、傳說,越具體越形象,就越能開發(fā)我的想象,把我引進那個時代。
演了百余部戲,我也積累了一些心得。好演員身上必須有兩種氣:一是地氣,二是天氣。“地氣”就是演員自身的生活底子,生活基礎豐厚,表演才有真實生活的依據。“天氣”就是指演員在地氣的基礎上,經過選擇、加工進行藝術發(fā)揮,使角色升華發(fā)光,產生高于生活的藝術魅力。演員要愛心中的藝術,而不是藝術中的自己。演員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扮演的人物講好故事,再現編劇提供的精彩情節(jié),把演員的生活情感轉化為鮮明豐滿的藝術情感,并且演繹出一種情緒和韻味,在這個過程中,人物的性格得以充分展現。這就是表演的核心內容:情節(jié)、情感、情緒和性格。戲演六分,不能過火,第七分讓給對手,不能搶戲,第八分讓給音樂,第九分讓給動效,第十分讓給觀眾,讓觀眾有發(fā)揮想象的余地,與你一起感受角色的命運和靈魂。最好的控制才能創(chuàng)造最好的角色,如果你一個人一下子把戲演到十分,不給其他元素留出位置,這場戲必定失敗。
電影演員要向京劇演員學習,京劇演員的一招一式都有嚴格的傳統和程式,他們特別考究,特別能吃苦,武生從六七歲就開始練功,每天都堅持,演一輩子也要練一輩子。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演《獅子樓》摔斷右腿,忍痛把戲演完,直到幕布拉上,這種刻苦才叫戲比天大。
每個行業(yè)都應該遵循自己的職業(yè)道德,演員的職業(yè)道德就是戲比天大。拍《蘇武牧羊》時,我肚子疼得不得了,一檢查是結腸息肉,息肉像乒乓球那么大,春節(jié)前一天做手術,我拆完線就返回劇組,兩百多人等著我開機,我必須到場。拍攝中內蒙古沒雪了,劇組就轉戰(zhàn)新疆,追著雪跑,拍了7個月,女兒跟著我每天幫我換藥。拍戲過程中我的母親去世了,當時我在新疆。我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母親走的時候沒有給她送葬。為了《蘇武牧羊》,忠孝沒能兩全。
(周夏采訪整理)
許還山,1937年生于江西樂平,演員、導演。代表作有電影《櫻》《寒夜》《雙雄會》《張衡》《代理市長》《錢學森》《建國大業(yè)》,電視劇《蘇武牧羊》《呂后傳奇》《慶余年》等。2019年,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影藝術家”榮譽。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0日 20 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