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把菜多炒一些,米飯多蒸一些。”7月23日中午12點,滿頭大汗的板巖鎮(zhèn)青梁寨村黨支部書記舒東林,一邊邀請記者一行到臨時搭建的集中安置點里喝水乘涼,一邊對旁邊的幾位村民說。在他的身后,幾口大灶臺爐火正旺,幾名村民正揮動著大鏟,不一會兒,一盆盆冒著香氣的白菜燉粉條、洋蔥炒肉就端了上來,米飯和米湯也已經(jīng)盛好了。
近期,山陽縣板巖鎮(zhèn)青梁寨村遭遇罕見特大暴雨,河水暴漲,道路塌陷、農田被毀、房屋被淹、停水停電、通訊中斷,一時間,全村陷入了漆黑又緊張的氛圍中。
聞汛而動,跑出加速度
“這次多虧了舒林子,要不是他,我們估計早都被洪水沖跑了!”回憶起19日的那場暴雨,村民潘春芳心有余悸地說。舒林子是村民對舒東林的習慣性稱呼。
7月19日下午5時,雨越下越大,河水暴漲,大量的漂浮物急速順流而下,正在巡河的舒東林見此情景,立即帶領村小組組長、網(wǎng)格員等力量,騎著摩托車將村民轉移到地勢較高的陶家院內。
“不好,返回給孫娃子拿奶粉的任盛鳳還沒上來。”突然,一位坐在院內的村民大聲說,早已全身濕透的舒東林再次啟動了摩托車,瞬間消失在大雨中。不一會兒,只見舒東林背著任盛鳳從雨中沖進來。
幾名村民連忙扶著任盛鳳坐下,并用干毛巾擦拭著身上的雨水。
“當時實在是沒辦法,再次騎車下去的時候,洪水已漫過河堤,分不清路況,只好扔下摩托車,抄田間小道跑到家中,背起她就往安置點跑,再次返回尋找摩托車時,已不見摩托車蹤影”,舒東林回憶說。
在舒東林的周密組織下,沿河16戶73名村民已全部轉移到地勢較高的陶家院內,這一天,他們與洪水賽跑,跑贏了!
支鍋架灶,送上熱乎飯
“完了,全完了,我們回不去了。”望著被洪水沖垮的道路、淹沒的農田和房屋,村民樊義新絕望地說。
“大家要相信黨和政府,路塌了可以再修,房屋毀了可以再建,只要我們好好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正在支鍋架灶的舒東林斬釘截鐵地對村民們說。
20日一大早,回到安置點的舒東林望著村民明瑞寶門前還沒來得及卸下的灶具,心里立刻有了主意,便和明瑞寶夫婦商議搭建臨時就餐點一事。“太好了,干流水席餐飲這么多年,沒想到這次派上用場了。”明瑞寶激動地說。
三人一拍即合,舒東林立即組織20余名村民幫忙支好桌凳,架起幾口大鍋爐,一個受災村民集中就餐點就這樣建好了。
附近的村民陸陸續(xù)續(xù)送來了黃瓜、豆角、茄子、辣椒等蔬菜,幾名村民圍上圍裙,便各自分工,炒的炒菜、燒的燒火,不一會兒就端上來幾大盆香噴噴的飯菜。
“來!多夾點菜,吃完米飯,鍋里還有米湯。”舒東林一邊給村民盛飯一邊說。23日下午,筆者見到正在集中就餐點吃飯的40余名村民。
清淤保暢,修通便民路
“掏些大石頭過來,先把這塊兒墊平。”舒東林指著被洪水沖斷的橋梁對挖掘機師傅說。
7月23日,洪水剛剛退去,舒東林便立刻組織1輛挖掘機,動員全村21名黨員、37名群眾組成5支道路搶險隊。大家揮動著鋤頭、鐵鏟,頂著烈日,分段清理河道、路面、門前的淤泥、落石和雜物。
截至23日下午,筆者看到,連接242國道被洪水沖斷的橋梁以及多處塌陷的道路都已基本恢復了通行,主干道三處嚴重塌陷、沖毀的路段也實現(xiàn)可徒步通行的條件。
“把方便面和礦泉水再給我各加一件,我的肩膀硬著呢!”在鎮(zhèn)政府搬運物資的舒東林對工作人員說。
道路搶通后,舒東林立即組織30余名年輕力壯的村民接力從鎮(zhèn)上搬運物資。連續(xù)操勞數(shù)日的舒東林,不顧全身多處曬傷,繼續(xù)搬運著救災物資。
回到安置點后,舒東林和駐村工作隊將方便面、礦泉水、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物資分發(fā)給42名受災群眾。
“我是青梁寨村的支書嘛!維護村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是我的職責。”舒東林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微笑著說。
細微之處顯真情,平凡之中見擔當。面對防汛“大考”,舒東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使命擔當,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擔當作為、忠于職守,讓黨旗在抗洪一線高高飄揚。(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徐崔 楊新文 張曉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