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倩
橫山,早在原始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夏時,橫山為雍州之域,熏育氏族活動之地。商時,屬熏育、龍方。西周歸犬戎、白翟。東周先屬林胡,周威列王四年(前422年),晉大夫魏斯誅晉亂而得上地,前406年魏破中山國,遷其王于上地軍城膚施。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魏斯在此置上郡。此時,北屬林胡南歸魏國。
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橫山境始統于秦,東屬上郡膚施縣,西屬原都縣,南屬陽周縣。晉滅白翟,全境歸晉。韓魏趙三家分晉,境隨歸趙。漢高祖元年(前206年)七月,于橫山西始置奢延縣,本境西屬上郡奢延縣,東屬膚施縣。漢惠帝五年(前190年),設圊陰縣,時境東北屬圊陰縣。王莽時期,奢延縣改朔方縣。東漢屬并州刺史部上郡膚施、奢延縣,今響水地歸圊陰縣。東漢末至三國時期,為南匈奴人牧居地。兩晉十六國時期,為匈奴鐵弗劉虎部族牧居地,先后屬前趙、前秦、后秦、東晉。匈奴鐵弗部劉虎之孫赫連勃勃立大夏,建統萬城為國都。
隋大業(yè)三年(607年),朔方郡治所置統萬城。唐屬關內道夏州朔方縣(白城子)、寧朔縣東北部屬銀州儒林縣(州縣治所均在今黨岔銀州古城遺址),鴻門縣西北部、西南部分別屬德靜縣、靜邊州。
五代十國時期,境東北部、北部和西南部分屬定難軍銀州、靜邊州。宋代境東北部、西北部、西南部分別屬西夏祥右軍司銀州、石州(治所在今波羅一帶)、龍州(治所在今靖邊龍州鄉(xiāng))。
元朝時,境大部分地域屬陜西行省延安路米脂縣,西南部分地域屬安定縣。明初為抗御北元南侵,先后將境域宋元之白狼城、大兔鶻寨(今艾好峁鄉(xiāng))、上門寨(今殿市鎮(zhèn)土壑子村南)、麻葉河寨、波羅寺寨、響水寨等舊堡寨修復,移民駐軍。明天順二年(1458年)增建懷遠堡,成化四年(1468年)增建清平堡,成化五年(1469年)增建威武堡,并移重兵防守。成化七年(1471年),延綏鎮(zhèn)建置榆林衛(wèi),下轄響水、波羅、懷遠、威武、清平等城堡。大順永昌元年(1644年),在懷遠堡新設懷遠縣。清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建置懷遠縣,隸屬榆林府。
1914年,民國政府為區(qū)別安徽懷遠縣,依境內橫山山脈更本縣為橫山縣,隸屬陜西省榆林道。1928年,撤銷榆林道,本縣歸省直轄。1935年,歸陜西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榆林行政督察區(qū))。
其間,中共陜北特委領導群眾開展武裝斗爭,開辟革命根據地,并于1934年10月建立蘇維埃赤源縣,建立臨時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建立蘇維埃米西縣,并建立米西縣蘇維埃政府。1936年1月,撤銷赤源縣,建立蘇維埃橫山縣。1937年9月,中共陜甘寧省委、陜甘寧特委取消蘇維埃橫山縣,所轄地區(qū)與蘇維埃東靖邊縣合并,改稱蘇維埃靖橫縣。同年11月,蘇維埃靖橫縣改稱靖邊縣,隸屬陜甘寧邊區(qū)三邊行政分區(qū)。
1946年10月,駐橫山波羅、石灣等地國民黨胡景鐸部起義,中國人民解放軍占領橫山縣,陜甘寧邊區(qū)政府重新劃置了隸屬榆橫特區(qū)的橫山縣。1948年12月建置榆林分區(qū),隸屬榆林分區(qū)。1949年3月,河北區(qū)政府(巴拉素一帶)成立;5月,橫山縣人民政府自韓岔遷駐殿市。1955年,橫山縣城遷至蘆河下游的李家坬。1961年10月,恢復橫山縣置。2015年,橫山縣撤縣設區(qū),改為橫山區(qū),隸屬榆林市。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