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快去看,聽說村上新一期的鄉(xiāng)村治理‘紅黑榜’發(fā)布了。”這條消息迅速在黃龍縣三岔鎮(zhèn)梁家山村民之間炸開了鍋。
村民張群英因為孝敬婆婆,被村上評為“好媳婦”上了“紅榜”,同時村上還為包括她在內共8名“好婆婆”、“大孝子”等頒發(fā)了榮譽證書并獎勵了一袋大米。“東西不重要,主要是村民將我這么多年為這一家老小的付出都看在眼里,大家認可我就知足了。”張群英走在村上感覺格外有面子。
三岔鎮(zhèn)為提升村級治理水平,積極探索,結合村情率先在梁家山村提出了包括夫妻要孝敬雙方父母、從簡辦理紅白喜事等九條管理辦法,簡稱“紅九條”。表現(xiàn)較好并且符合“紅九條”傳遞了正能量的村民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評議后在“紅榜”張榜公示,反之若有違反“紅九條”在群眾之中造成不良影響的則納入“黑榜”管理。
“紅黑榜”與評優(yōu)樹模相掛鉤,鄉(xiāng)風文明。對全村涌現(xiàn)出的“好媳婦”、“好婆婆”和“十星級文明戶”在“紅榜”公示,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身邊的典型感召人,在全村掀起倡導真善美的熱潮,形成發(fā)現(xiàn)真情、傳遞真情的和諧氛圍。通過評優(yōu)樹模激發(fā)社會正能量,開展移風易俗弘揚農村新風尚,全力營造鄰里和睦、村風文明、民風淳樸、文明和諧的良好生活氛圍。
“紅黑榜”與愛心超市相結合,扶志有方。對經村民代表評選出的各類先進除“紅榜”公示外給予一定的愛心積分獎勵,積分可以在愛心超市內兌換相應的生活用品。在群眾之間形成一種比學趕拼的氛圍,對激發(fā)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消除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起到了積極作用。“以前每逢過節(jié),總有群眾來大隊部看有沒有上級慰問品,發(fā)的少了還不樂意,現(xiàn)在大家比的是誰家門前屋后衛(wèi)生好,誰家子女教育好有出息,誰家獲得愛心積分多。”說起“紅黑榜”的“扶志”效果,第一書記陳啟斌有說不完的話。
“紅黑榜”與村民利益相結合,治理有效。上了“紅榜”有物質和精神獎勵,上了“黑幫”自然也得有懲戒措施。經村民代表大會研究決定,對違反“紅九條”納入村級治理“黑榜”的群眾曝光警示,限期整改,考察期為三個月,考察期間取消一切評優(yōu)推薦資格。“群眾都一樣,沒有政策不要緊,一旦好政策別人能享受自己享受不了,立馬就急了。”村支部書記孟小平說,“咱們目的不是懲罰,主要是為了咱們村上治理,只要大家心往一處使,村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紅黑榜”的“正向”激勵與“反向”約束機制本質上就是開展鄉(xiāng)村治理的過程,是鄉(xiāng)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一種實踐創(chuàng)新。
據(jù)悉,除“紅九條”外梁家山村作為試點還探索建立了符合村情的“十個沒有”、“十一不準”、“立身十二規(guī)”等,后期將繼續(xù)完善并在全鎮(zhèn)范圍內推行。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