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溪河生態(tài)長廊
□ 曾德超
四月中旬的一個周末,和同伴們一起到榆林市北郊名為小壕兔的鄉(xiāng)鎮(zhèn)植樹。想象中,此時此地只是春意初生之際,又位于毛烏素沙漠,應(yīng)該比較荒涼,沒想到至目的地附近時,映入眼簾的居然是錯落有致的松樹林,樹林旁的沙土路旁雜草叢生、野花競放,與郁郁蔥蔥的樟子松相映成趣。這是數(shù)十年來,生于斯、長于斯的勞動人民矢志不渝植樹造林帶來的生態(tài)巨變,讓人油然而生敬意。看到植被這么好,我們一行人信心倍增,去往松樹林附近的部分裸露沙丘,開始挖坑種樹。這里的沙土地實在太好挖了,幾鍬下去,一個不小的樹坑就挖好了,然后把事先準備好的小樟子松栽進坑里,填上土、踩結(jié)實、澆上水,就算植好一棵樹。這個體力活簡單,一行人興趣很大,將整個裸露沙丘植完才收工。在植樹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鐵鍬挖下去很淺就有濕氣很大的沙子,有些不解,就問同伴。其中經(jīng)驗豐富者告訴我,這里地下水位較高,而且沙土的毛細現(xiàn)象比純土顯著,所以深處的部分水分子就順著沙粒“爬”上來了,這樣表層沙下面就可見濕沙了,因此,雖然這里是沙地,但所種樹成活的概率還是較大的。長知識之余,很想探究一下這里地下水的豐富程度,就問同伴,在低洼地帶是否有積水,同伴告知:“那是自然,要不我們?nèi)ヅ赃叺牡锻煤W涌纯?”于是完工后,一行人驅(qū)車前往不遠處的一個湖畔,感受一下嵌入沙漠之中湖泊的風采。
來到湖邊,只見一片規(guī)模不小的湖面與附近的沙丘、樹林以及遠處的天空融為一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沙、湖、樹影、云影相互嵌入的美景,頓感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帶著好奇,詢問同伴,為何這里有這么多水?同伴告知,這一汪湖水來自附近的一眼泉水——水掌泉。沙漠里居然有泉水?我頓時興趣大增,這可是自然奇觀,如著名的月牙泉,也是因為在沙漠里,顯得格外珍奇,這一孔泉水不僅比月牙泉大,而且更加清澈,盡管其知名度不及月牙泉,但它對這片土地的意義卻更勝月牙泉。月牙泉被一圈封閉的沙山所環(huán)繞,基本上不外流,但水掌泉不僅灌滿了整整一湖,更溢出堤岸,形成了溪水,再匯集其他水流后,最終匯聚成榆林的母親河——榆溪河,所以,這一眼沙漠清泉,稱為榆林的生命泉實至名歸。
或許同一望無際的沙漠相比,這眼泉水小得像手掌一樣,故名水掌泉,但正因為它的存在,榆溪河就有了源頭,沙漠就有了靈氣,在數(shù)代治沙人的努力下,沙漠也變成了綠洲。就連這里的地名也與它有關(guān),如“小壕兔”和“刀兔海子”都是蒙語,分別為“較小的好水草地”和“有響聲的湖”的意思,說明正是因為有了水掌泉,這里水草豐美、生機盎然。經(jīng)查證,這里有黑鸛、鷗、野鴨和眾多不知名小鳥,其中不乏珍稀品種,湖面依次被水草、沙生植被、防風護沙林環(huán)繞,地勢平坦,黃色、天青色、綠色錯落有致,水流聲、風聲、鳥聲共同奏響了這一帶自然美的交響曲。
榆溪河從刀兔海子發(fā)源后,一路向南,至榆林城區(qū)附近時已匯聚了同樣源自沙漠的數(shù)條小溪,水流大起來了,水面也寬闊起來了,特別是流到紅石峽一帶,由于上下游落差陡然增大,水流湍急起來,形成浩蕩之勢,在沙漠地帶形成了蔚為壯觀的景象。或許正是因為有這條難得的生命之河,勤勞的勞動人民自發(fā)傍水而居,逐漸在榆林古城一帶形成村落、寨子,最終形成城市,讓自然和人文在這里積淀,滋養(yǎng)出了厚重的文化。在紅石峽兩岸的崖壁上,160余幅明清兩代的摩崖石刻在河水的映襯下熠熠生輝,訴說著這一帶人民的勇敢智慧;不遠處的紅山之巔坐落著的鎮(zhèn)北臺,更是守護著這一方天地的安寧。當年,鎮(zhèn)守榆林的明朝陜西三邊總督劉敏寬一句很有氣魄的詩“千山遠向云霄列,一水還從沙漠來”,道出了這里天高地遠的大漠風光和靈動秀美的涓涓河水,不由得讓人景仰這處有胸懷、有氣勢、有靈氣的大地。
榆溪河水穿過紅石峽不久,就流進了榆林古城西側(cè),在流到榆林古城西南角處,匯合榆陽河水后,水勢再次得到提升。而這榆陽河水,則是發(fā)源于一眼對老榆林人來講更加珍貴的泉水——普惠泉。被榆林人稱為桃花水的普惠泉,某種程度上講是榆林城的締造者,一泓明凈清純的泉水,孕育出一段飽含歷史滄桑的悠長故事。
榆林最初建寨之時,便是以這眼泉為中心,據(jù)古籍記載,榆林城“偏北有普惠泉,水由山根涌出,流而成渠,灌溉園圃,郡人食之”??梢哉f普惠泉是榆林古城的肇基之水,水溫常年保持在10℃~12℃之間,日流量1400多噸,由于泉水歷經(jīng)毛烏素沙漠自然滲濾,具有清、涼、甜、潤等特點,且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zhì)及微量元素,1988年經(jīng)有關(guān)部門鑒定,普惠泉水為國家級優(yōu)質(zhì)飲用天然礦泉水。
“城有水則秀,居有水則靈。”數(shù)百年來,靈動的泉水與榆溪河水滋養(yǎng)著榆林古城,給古城帶來了生機與活力?;蛟S得益于這口普惠眾生的甘甜泉水,這里的煙火氣一直很盛,從秦代大將蒙恬的樹榆為塞到明朝延綏巡撫余子俊的移鎮(zhèn)榆林,這里承擔著邊塞重鎮(zhèn)的重要職責,也見證著烽火歲月的興衰變遷。堅守營盤的戍邊將士和南來北往的客商,帶著全國各地的風俗文化匯聚在這里,形成了榆林古城獨特的風采。
這甘甜可口的泉眼,即使在零下三十攝氏度的嚴寒天氣下,仍然汩汩冒出10℃左右的泉水,和外面的冷空氣相遇,形成團團霧氣,讓人感到如見仙境,所以榆林人賦予了它“寒泉冬蒸”之謂,清代詩人杜滋有一聯(lián)名句“駝城十里涌寒泉,冬日云蒸眾壑前”,形象地描述了普惠泉水的獨特魅力。同其他名泉如濟南趵突泉、杭州虎跑泉相比,普惠泉雖然“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但其普惠大眾的功能并不比其他泉水弱。
這一孔清澈的泉水,飲用,則甘甜爽口;釀醋,則醋香于心;釀酒,則酒香四溢;沐浴,則體潤肌嫩……這么好的泉水不賦予它更多色彩顯然過于單調(diào),據(jù)《延綏鎮(zhèn)志》載,榆林城里的女子飲用此泉水后“女美而婦麗”,肌膚細膩、面若桃花,于是,這一方性靈的泉水,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桃花水”。
用普惠泉水做的豆腐,更是色白細嫩,香味悠長,被贊為“桃花水豆腐”。更難能可貴的是,這款豆腐還與皇帝結(jié)緣。相傳,清康熙皇帝西征噶爾丹部路過榆林小住,當?shù)貜N師特意為他做了一道地方佳肴,他一口下肚,只覺余香滿口,于是興致大發(fā),連吃三碗,才點頭稱快,問此菜何名?廚師告知是菠菜燴豆腐??滴踬潎@這道簡單菜肴的絕妙之處,當即寫下“清香白玉板,紅嘴綠鸚哥”的贊語??滴趸鼐┖?,想到這道榆林名肴,命御膳房做,做來做去,總沒有原來的滋味,臣下告知,這是因為沒有使用榆林豆腐。從此,榆林豆腐名揚京師、聲震近鄰。更有詩人將這一美味吟誦成《豆腐詩》:
傳得駝城水最佳,皮膚褪盡見精華。
一輪磨上流瓊液,百沸湯中滾雪花。
瓦缶驚來蟾有影,勁道剖破玉無瑕。
各種滋味誰得知,多在萬戶與千家。
榆林人通過豆腐這種聞名遐邇的地方特產(chǎn),把普惠泉、“桃花水”的美名播撒到神州大地。
同普惠泉下來的水匯合后,榆溪河繼續(xù)南進,就離開了榆林古城,到南邊三岔灣附近,又匯合了一路泉水——花園溝五龍泉。
說起花園溝五龍泉,還有一段人與自然結(jié)緣的故事。相傳,唐貞觀年間,有一游僧徒步到花園溝,見此處石峰之中冒出一股泉水,味甘可口,泉水周圍樹木成蔭,氣象不凡,應(yīng)是靈秀之地。于是游僧便四處化緣,花了10多年的工夫在石畔上鑿成一窟,取名“石泉寺”。從此,這山、這寺、這泉、這境,為世人營造出了滌蕩心靈的清凈之地。
這五龍泉的泉水,從山石縫中滲出,又經(jīng)過人為引導(dǎo),從黑黃紅白青五條龍口中流出,不粗不細、不急不緩,從容而出,跌落在山石上,水花四濺,叮咚作響。若到龍口接上一碗,則見其波紋似玉、晶瑩剔透,若輕抿一口,則甘甜可口、沁人心脾。
這五龍泉的泉水,還滋養(yǎng)了這里神奇的花卉——千年牡丹。“閱盡大千春世界,牡丹終古是花王”,作為花中之王的牡丹一般很難生長在陜北高原這種苦寒之地,但花園溝的牡丹不僅頑強地存活了千年之久,而且開得很艷麗,特別是每年五月份,在牡丹盛產(chǎn)地已是花凋葉長之時,這里的牡丹剛剛盛開,所謂“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讓春的氣象在這里續(xù)寫。千百年來,這里的牡丹悄然綻放于黃土溝壑中,不需要喝彩,只求心中的那份淡然與寧靜。在榆林城區(qū)附近,僅此一處的牡丹能千年不敗,或許是這里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關(guān)鍵是這珍貴的山泉使然。
流過了榆林城區(qū),榆溪河水帶著它的包容與堅毅,一路南行,匯入無定河,再匯入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最后融入到大海之中,就完成了它生生不息的旅程。而榆林母親河的河水,最主要來源就是像水掌泉、普惠泉、五龍泉這樣的沙漠清泉,這是一種多么神奇的自然力量!
榆林,這座屹立近六百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因為有了眾多的沙漠清泉,而厚重、而親切、而令人神往,它既有黃土高原的壯闊,又有塞上江南的風韻,是北國風情和南國色調(diào)的完美結(jié)合?;蛟S這就是造物主給榆林大地最奇妙的饋贈吧!不由得想起唐代一位禪師和唐宣宗李忱聯(lián)合創(chuàng)作的《瀑布聯(lián)句》:
千巖萬壑不辭勞,
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
終歸大海作波濤。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