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路過縣城街頭時,看見一個人在墻上掛了一塊白帆布,脖子上掛了一個120照相機來回走動——這叫“流動照相館”,在那個年代非常普遍。我立即上前與他攀談起來,問對方有沒有備用相機,我想臨時租用,按小時付費,所拍新聞照片由他沖洗另外付費,雙方一拍即合。從那天起,我就開始了新聞照片的拍攝。
□汪志
妻子在家整理物品時,翻出了一架我曾經使用了多年的老120照相機,雖然外面的黃皮套磨爛了,背帶也斷了,但仍然讓我倍感珍惜和親切。
上世紀80年代,我在甘南藏區(qū)的一個小縣城上班。那時我喜歡新聞寫作,經常在一些報刊上發(fā)表些“豆腐塊”。一次,我去州政府所在地出差,順便去經常投稿的州報社送一篇新聞稿。編輯告訴我說,報紙現在嚴重缺圖片,問我能否多提供些新聞照片。我說我不會拍新聞照片,這個編輯立即領我來到該報的專職攝影記者辦公室,叫對方教我如何拍新聞照片。我的這位攝影老師就領我來到他洗照片的暗室,指著那些掛在墻上剛沖洗出來的各類黑白照片一一介紹。我感覺自己一瞬間喜歡上了新聞攝影。
可新聞攝影需要相機,那個年代這可算是普通家庭的“大件物品”呀,剛結婚成家且有了孩子的我哪里有錢買。有道是“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有一天,我路過縣城街頭時,看見一個人在墻上掛了一塊白帆布,脖子上掛了一個120照相機來回走動——這叫“流動照相館”,在那個年代非常普遍。我立即上前與他攀談起來,問對方有沒有備用相機,我想臨時租用,按小時付費,所拍新聞照片由他沖洗另外付費,雙方一拍即合。從那天起,我就開始了新聞照片的拍攝。
那時拍新聞照片是個燒錢的事兒,要買膠卷、沖洗膠卷,投寄到報刊采用不采用還是個未知數。此外,使用過120相機的人都知道,這種機型一盒膠卷通常只能拍12張長方形相片;而我由于是租用相機,成本較大,于是我將拍攝格式設置成了16張正方形相片,這樣每盒膠卷能比長方形相片多拍出來4張。新聞照片洗好后我再一張張粘貼在稿紙上,寫上新聞照片內容,投寄給各報刊。后來,我拍出來的很多新聞照片不斷刊發(fā)在省內外報刊上,而這部120相機,我一租就是好幾年。
一次我又去州報社送稿,那位攝影記者聽說我租相機拍新聞照片的情況后,非常感動,他當即拿出來一架大半新的120照相機對我說,因工作調動,他不久將離開報社,這架相機半價賣給我。同時他告訴我,有了相機后,必須有自己的洗相室,并教了我如何沖洗相片,設置暗室,還送了我一堆顯影液、相紙和定影液。回來后我用一個小木箱和一個燈泡,做了一個曝光箱,在天黑后關上門拉上簾子,開始自己沖照片。在紅色燈光下,看著泡在液體中的相紙出現了畫面,成就感頓時油然而生,同時還有點兒從事“地下工作”的奇妙感覺。
擁有自己的相機就是方便,這不,經常出差的我每次出門都將笨重的120相機裝進背包里,隨走隨拍,隨拍隨沖洗。
我工作的地方去省城要坐長途客運班車,途中要經過一段隔壁省的崎嶇山路。由于那時交通不便,地方偏遠,省際之間客運班次少,再加上道路沿線群眾安全意識差,每當有班車路過時,出行的群眾不管你班車超員不超員,先站在路中攔截,之后蜂擁而上,車廂里擠滿后再爬到班車的行李架及梯子上。情況令人震驚,司機對此也很無奈。1992年我有了120相機后,出差途中又遇上了這種情況,當即抓拍,照片沖洗好后我以“瘋狂的爬車者”為題,將這張新聞照片投寄多家報社,不久,全國數十家報紙刊登了這幅照片,這種危險的爬車行為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制止。
1990年北京舉辦亞運會,省內某報社舉辦迎亞運新聞攝影比賽,我用120相機拍了一張新聞黑白照片參賽,竟獲得了二等獎,主辦方獎勵了我一架135照相機。回來后我改用135相機拍新聞照片。但實踐過程中,我發(fā)現135相機一次要拍完36張才能沖洗,時間長,且沖洗的底片薄而小,照片反差度不夠;而120相機底片大而厚,沖洗出來的照片反差效果好。于是我重新拿起了120,一直用到市場上已經買不到對應膠卷為止。我舍不得這架陪我多年的120相機,便將之放在家里當收藏品。這部120相機陪伴我的歲月里,我一共在全國各類報刊刊登新聞照片500多幅,有20多幅獲獎。如今120相機拍下的那些沖洗后的厚底片,裝滿了幾大文件袋放在家里留紀念呢。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