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廷付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我記得小時候村里人喜歡在除夕夜守歲。那時候還沒有電視機,村里也沒有通電,守歲就是一家人圍著火盆,一邊烤火聊天,一邊吃著自家炒的花生。
我們這些小孩子都喜歡串門,一大群小孩子提著紅燈籠,挨家挨戶串門兒,不管到哪一家,他們都會把自家炒的花生遞到我們面前,讓我們自己去抓。我們的口袋很快就滿了,等到紅燈籠里的蠟燭快燒完的時候,我們就各自回家了。
回到家之后,再換上一根蠟燭點上,把紅燈籠掛到門口,把口袋里的戰(zhàn)利品掏出來放到桌子上,顧不得拍打口袋里的灰塵,也不去洗手,趕緊把手伸到火盆邊烤一下,待手暖和之后,才去抓炒花生剝著吃。
那時候也沒有鐘表,也不知道具體時間,白天可以聽收音機報時,再看一下太陽,就能知道時間,晚上如果想知道幾點鐘,恐怕只能等雞叫了。我一般是等不到雞叫的,坐了一會我就打起瞌睡來,有時候睡著了還是被父親抱到床上去睡的。等早晨一睜眼,父親也會給我一個紅包,里面通常都是包著幾毛錢,父親笑著對我說:“光兒,今天開始你又長大一歲。”我當時很興奮,我興奮的原因一方面是拿到了紅包,另一方面是我又長大了一歲。那時候的我對長大是一種期盼,總想著快點長大,當時好像也沒有什么夢想,沒想過長大之后可以干什么,或許當時是想長大之后可以幫父母做點家務吧!所以當母親笑著對我說:“光兒站在床上快有你爸爸高了。”我聽了母親的話,特意踮起腳尖和父親比高。這是我腦海里的一幅畫面,這個畫面在我腦海里已經(jīng)保存了好多年,在那個土墻的老屋里,在那盞煤油燈前,在許多年前的那個除夕夜,父親和母親還是那么年輕,只是煤油燈發(fā)出微弱的光,讓如今的我看不清當年父母的臉了,只有模糊的輪廓,父母的聲音還清晰地響徹在我的耳邊。
又到除夕,雖然我的眼前一片燈火通明,可我依然看不清當年那煤油燈前的父母。父親已離開我們很多年了,母親也老了。母親習慣了守歲,她看著春晚,吃著瓜子,桌子邊還放著牛奶和水果,在母親的臉上卻看不到從前的快樂。
小孩子也不提著紅燈籠串門了,他們總是拿著手機玩游戲,只有聽到父母的呵斥,才放下手機,安心地看春節(jié)晚會。但我們通常都看不完春節(jié)晚會,就去睡覺了。等第二天早上,我們?nèi)ソo母親拜年的時候,母親興致勃勃地說起除夕的春晚節(jié)目,我從母親的眼神里讀到了久違的快樂。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