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化雨寄哀思。連日來,西安市各級文明校園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行走的思政課”走進紅色地標
近日,市級文明校園、西咸新區(qū)車輛廠小學的師生走進革命公園,以一場“緬懷革命先烈 勇挑時代擔當”教育實踐活動,將“行走的思政課”從書本延伸到紅色地標。
在革命公園烈士紀念雕像前,全體人員莊嚴肅立,神情莊重地向烈士雕像行三鞠躬禮,以質樸的方式,向革命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師生們手捧花束,依次向烈士敬獻。隨后,大家來到革命歷史陳列館。講解員生動地講述著革命先烈的奮斗歷程,孩子們時而駐足凝視著珍貴的歷史照片和文物,時而認真記錄,接受一場震撼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
為進一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4月1日,市級文明校園、閻良區(qū)西飛二小舉辦“清明追思英烈志 薪火相傳勇?lián)?rdquo;清明祭掃英烈活動,引導孩子們感受家國情懷,在緬懷先烈中汲取前行力量。
在閻良區(qū)烈士陵園,學生代表進行演講,號召同學們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學習,報效祖國。隨后,師生們有序瞻仰烈士墓,向烈士敬獻鮮花,表達心中的緬懷與敬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做有擔當?shù)慕影嗳恕?rdquo;學生代表孟慧霞說。
升國旗、舉行主題班會、播放革命先烈事跡宣傳片……連日來,西飛二小舉辦系列活動引導廣大師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堅定理想信念,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做一粒永不熄滅的信仰火種
為讓傳統(tǒng)文化與紅色基因在少先隊員心中生根發(fā)芽,市級文明校園、蓮湖區(qū)機場小學全體師生在國旗下共赴一堂特殊的“知民俗 祭英烈 勇?lián)?rdquo;成長課。
從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清明古詩,到動手制作青團;從“清明插柳”的民間智慧,到“踏青祭祖”的文化傳承,大隊輔導員仝桐帶領隊員們在詩詞吟詠與實踐體驗中,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引導青少年爭做紅色基因的“接班人”,仝老師深情講述了陳祥榕等戍邊英雄“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感人事跡,號召少先隊員們通過獻花、云端祭祀等方式,讓英烈精神永存心間。
孩子們還自發(fā)講述英烈故事,五四班學生王瀛澤用稚嫩卻堅定的聲音,為全校師生講述了“81192”這個永遠值得銘記的數(shù)字背后的故事。海軍航空兵飛行員王偉的英勇事跡讓操場上許多同學都聽紅了眼眶。“王偉叔叔用生命守護祖國,我們不會忘記守護我們的英雄,一定會努力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青少年代表王一澤說。
在創(chuàng)建國家級文明校園先進學校、西安經開第二小學,一場“清明追思,紅色傳承”主題活動,將紅色基因深植師生心田。
活動中,師生代表通過云端獻花、留言追思等方式,在中華英烈網搭建的“數(shù)字紀念碑”前,以指尖傳遞敬意;短視頻《山河銘記》在校園電子屏循環(huán)展播,先烈們沖鋒的背影與課堂里孩子們凝望的眼神交織,無聲訴說著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
“紅色故事會”上,四年級學生代表姬祥茹意深情誦讀征文《碑文上的星光》。全體師生在“紅色基因傳承者”橫幅上鄭重簽名,誓言“做一?;鸱N,讓信仰照亮來路與去程”。
“銀發(fā)力量”講活“老故事”
蓮湖第一學校邀請來了蓮湖區(qū)紅蓮·銀發(fā)宣講團,一場“述說:我心中的英雄”主題宣講活動在學校展開。宣講員通過講述親身經歷以及鮮活生動的革命故事,將紅色基因播撒在同學們心田,讓紅色血脈扎根校園。
宣講員鄭淑香為孩子們講述小蘿卜頭——宋振中的英勇事跡,讓同學們深切感受革命先烈在艱難歲月中展現(xiàn)的堅定信念與不屈精神。玉祥門十二烈士、“中國的保爾·柯察金”吳運鐸、“共產主義戰(zhàn)士”雷鋒……宣講員們以飽滿的情感和鏗鏘有力的聲音,深情謳歌著一位位革命先烈和“時代楷模”。
“革命先烈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安寧。我們要以先烈為榜樣,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用優(yōu)異成績告慰英烈。”少先隊員宋子涵說。
西安市關工委“五老”報告團的英模老戰(zhàn)士們也受邀走進市級文明校園高新三小,“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宣講活動一開場就迎來了孩子們的熱烈掌聲。
“在戰(zhàn)斗中,我守過陣地,打過進攻,頑強拼搏,多次受到嘉獎。每一個中國人都要把個人的事業(yè)和命運與黨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愛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也不單純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老戰(zhàn)士白安周深情地對學生們說。
老戰(zhàn)士劉維海給同學們講述了自己擔任連長時帶領士兵頑強拼搏的經歷。戰(zhàn)士官兵不怕流血犧牲,不畏艱難險阻的英勇場景令同學們難以忘懷。“聽了兩位爺爺講的故事,我覺得我們今天能吃得好穿得好,能在陽光下快樂成長,都離不開無數(shù)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我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四年級一班胡駿熙說。振奮人心的報告,讓愛國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破土抽芽,茁壯成長。
清明將至,“清明祭英烈”主題活動仍在我市各文明校園如火如荼展開。各校依托屬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烈士陵園、革命舊址紀念館等紅色陣地,邀請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五老”、優(yōu)秀退伍軍人等先進人物,開展“經典誦讀、思政課堂、緬懷英烈、祭祀掃墓、參觀學習、紅色講解”等網上網下祭英烈教育實踐,把思政教育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有效融合起來,推動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展現(xiàn)新氣象、新作為。
(記者 拓玲 實習生 丁子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