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內外有35套房產卻號稱無房”的內蒙古廳官文民已被提起公訴。
據高檢網2019年4月23日消息,日前,內蒙古自治區(qū)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辦公室原主任、自治區(qū)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原副主任文民(正廳級)涉嫌貪污、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隱瞞境外存款、濫用職權一案,經內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由通遼市人民檢察院向通遼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消息稱,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依法告知了被告人文民享有的訴訟權利,并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的意見。
通遼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被告人文民利用擔任阿拉善盟行署副盟長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財物,數額巨大;利用擔任包頭市白云礦區(qū)區(qū)委書記、區(qū)人大主任,包頭市青山區(qū)區(qū)委副書記、區(qū)長,阿拉善盟盟委組織部部長,阿拉善盟行署副盟長,自治區(qū)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自治區(qū)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辦公室主任,自治區(qū)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家庭財產和支出明顯超過合法收入,不能說明來源,差額特別巨大;境外存款未依照國家規(guī)定申報,數額較大;故意違反規(guī)定,致使國家財產遭到重大損失,情節(jié)特別嚴重,依法應當以貪污罪、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隱瞞境外存款罪、濫用職權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官方簡歷顯示,文民,男,1961年3月出生,漢族,山西省文水縣人。他曾任阿拉善盟盟委委員、副盟長,自治區(qū)發(fā)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等職,2017年7月起擔任自治區(qū)國防科學技術工業(yè)辦公室主任,自治區(qū)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正廳級)。2018年6月末,文民被宣布接受審查調查。
今年1月5日,《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的文章掀開了文民案的一角。報道稱,文民,平時以清廉示人,私底下卻貪婪成性——在北京、海南及澳大利亞墨爾本等地有35套房產,對外卻謊稱自己沒有房產,租房子住。
文民曾任職內蒙古自治區(qū)發(fā)改委。2018年以來,自治區(qū)發(fā)改委原黨組成員、副主任、能源局局長趙文亮,原調研員曲茂華相繼被查處。這在自治區(qū)發(fā)改委系統(tǒng)形成強烈沖擊波。
據了解,文民于2018年9月末被雙開,當時的雙開通報提到,文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財物,涉嫌貪污罪;為他人謀取利益并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罪;家庭財產和支出明顯超過其合法收入,且數額特別巨大,不能說明來源,涉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違反國家規(guī)定,故意隱瞞不報在境外的存款,且數額巨大,涉嫌隱瞞境外存款罪;違反規(guī)定、超越職權處理公務,造成國家經濟損失,涉嫌濫用職權罪。
2017年8月15日,廣東省雷州市住建局長貪賄2700萬元坐擁16套房產,反瀆局長貪腐1.5億元。
有的官員更是將手中的一支筆當成搖錢樹、生財道,你要他”分權“也好,“下放”也罷,那不是動了他的“核心利益”,要了他的性命?
另外,還有一只肥碩的“麻雀”,更是不宜略過。廣東省檢察院反瀆職侵權局原局長杜某,落馬一查,竟貪腐1.5億元,“在十八大后落馬的廣東官員中,貪賄額名列前茅”。反瀆局既屬明鏡高懸的反腐機構,又是“沒什么花頭”的清水衙門,杜局長怎么可以貪賄過億——原來凡在他權力范圍內的案件,杜局長先把涉案人員“置于死地”,先要你萬劫不復。你著急吧,驚恐不已吧?于是杜局長“坐等對方焦急上門求助”,再慢慢地給你“解套”。“解套”當然是有“價碼”,有“尺寸”的,多少呢?最低500萬,“絕不講價”,一文錢也不能少……
2014年12月24日,河北小官坐擁多套住房 房地產成官員腐敗重災區(qū)。
房地產領域是官員腐敗的重災區(qū),其中結、多占住房和辦公用房超標現象十分普遍。在2013年以來被巡視的21個省份中,有20個省份發(fā)現了房地產腐敗,占比高達95%。此前查處的劉志軍案、谷俊山案等省部級(或以上)高官動輒有數百套的房產。
河北省紀委通報了多起官員腐敗案件,其中,秦皇島市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因涉嫌受賄、貪污、挪用公款被查處。該案中,除了上億現金和37公斤黃金,68套房的疑似房地產腐敗行為也再引關注。
中紀委稱,2014年的中央首輪巡視發(fā)現,一把手違紀違法案件不僅數量多、危害大,而且呈現上升趨勢。在此方面,前有劉志軍案、谷俊山案等省部級(或以上)高官動輒數百套的房產,后有南京市原市長季建業(yè)等地方政府一把手插足尋租。房地產腐敗上至省部級高官,下至村支書,在分布人群的職位級別上,可謂“老虎”、“蒼蠅”并存。
2014年1月17日,廣東省東莞市紀委15日晚間通報,被網民舉報擁有“百套房產、身家20億元”的東莞市原厚街鎮(zhèn)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人大副主席林偉忠存在貪污公款、違規(guī)獲取使用集體土地等問題,已構成嚴重違紀并涉嫌犯罪,決定給予其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并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小官巨貪,“都市里村官”的貪腐怪象層出不窮。在城市化過程中,珠三角一些城市的村居集體土地不斷升值乃至寸土寸金,一些掌握村居集體土地使用大權的村官也隨之變身“土地財神”,從中牟取巨額財產。
51歲的林偉忠曾擔任厚街鎮(zhèn)寶屯村村支書,后升任厚街鎮(zhèn)黨委委員,在被調查前,作為分管領導還兼任寶塘社區(qū)黨支部書記近一年。
當月29日,東莞市紀委稱,林偉忠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調查。
一個鎮(zhèn)街的科級官員,如何坐擁如此巨額房產?記者從東莞市紀委等有關方面獲悉,據調查,林偉忠名下?lián)碛蟹慨a20余棟。作為社區(qū)黨支部書記,先是違規(guī)獲取使用社區(qū)集體土地建成房產;建成后,利用曾擔任厚街鎮(zhèn)城建辦主任等的職權,二次違規(guī)給這些違建房產辦理了房產證等相關證明,以實現把違建“合法化”。
2012年10月10日,從廣州市番禺區(qū)紀委獲悉,網民反映的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妻兒名下?lián)碛?1處房產情況基本屬實,其中18套位于廣州番禺區(qū),3套位于南沙區(qū),房產總面積7203.33平方米。蔡彬為正處級,月薪1萬元,21套房產保守估值約在4千萬以上。
一個權勢并不顯赫的區(qū)級城管局政委,擁有價值4000萬以上的房產,這些房產究竟是怎么來的?是投資獲取的還是以權謀得的?值得媒體和官方去拷問。正如人民論壇針對此事的開篇所言:是兩袖清風,一查不是渾身是寶就是房產連片,誰還敢相信腐敗分子是“極少數”?
有意思的是,類似的腐敗丑聞頻頻從媒體和網絡傳播出來,曾任福州市副市長10年的楊愛金,紀檢調查組在其辦公室、家里一下子就搜查出3000萬元以及17套房產證。
應減少政府干預房地產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近些年來,中國快速發(fā)展,房地產行業(yè)發(fā)展迅速,房地產占到整個GDP比重的16%。房地產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yè),開發(fā)商、銀行、政府形成土地市場的三個重要因素,圍繞房地產行業(yè)的腐敗也就因此發(fā)生。隨著快速城鎮(zhèn)化的進程,大量城市進行改造。農村的集體土地通過征地轉變?yōu)閲型恋?,出現大量的權錢交易、暗箱操作,政府低價收購土地,高價賣給開發(fā)商,形成巨大利益,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地方財政對土地的依賴。
汪玉凱認為,應減少政府征地的范圍,形成防止土地腐敗的基礎,建設城鄉(xiāng)用地市場,讓農民的集體土地可以進入市場自由競爭。同時應加大房產監(jiān)督力度,目前正在建設的全國房產信息數據庫,就可以對官員名下房產進行查詢,對官員有很大的震懾力。
汪玉凱說,對房地產行業(yè)還應建立更嚴格的流程,減少政府權力對這個行業(yè)的過分干預、減少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簡政放權等,都有利于減少房地產領域的腐敗蔓延。
巨額房產咋處置
幾乎每個官員倒下,除了持續(xù)刷新貪腐數額的紀錄外,都有多套房產的罪證一并羅列,在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令人黯然傷神。譬如浙江省藥監(jiān)局原局長黃萌有房產84套,原山東省副省長黃勝有房產46套,廣東茂名原市委書記羅蔭國名下有67套,廣東茂名市副市長楊光亮也有房產35套,安徽黃山園林管理局原局長耿曉軍擁有房產38套,山西蒲縣煤炭局局長郝鵬俊在北京就有33套,上海房管局第一副局長陶校興在上海有房產30套,山西陽泉市城區(qū)公安分局巡警大隊大隊長關建軍在北京有房產27套,原杭州市副市長許邁永在杭州有房產25套,原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州長楊紅衛(wèi)有房產23套……如果繼續(xù)開列下去,恐怕會是一份十分壯觀的清單。而這些動輒坐擁幾十套上百套房子的官員,只不過是冰山之一角。
在各地房價高企的今天,千千萬萬老百姓一輩子的收入恐怕也已經買不起一套房了,而大大小小的官員們卻在城市里擁有著大批房子,這無疑給千千萬萬老百姓點深重的無力感和挫敗感。在房子就是硬通貨的現實語境里,官員們坐擁如此之多的房子,不過是再次告訴我們,權力尋租,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嚴重更加可怕。
實際上,在房地產市場,腐敗絕不是暗流涌動,很多時候已經成為公開的必要成本。有專家曾披露,中國高企的房價中至少有30%的腐敗成本。讓人堪憂的是,如果官員們坐擁大批房產,他們豈會為調控房價去努力,只有房價高企,維持持續(xù)上漲的勢頭,官員們所擁有的房子才會成為真正的硬通貨才會保值增值。
只要對全國各地所有的房子進行一次認真的普查,相信不難發(fā)現,官員所擁有的房子遠遠超過了老百姓。事實上,官員是房價上漲的最大受益者,他們的財富己經與房價息息相關,正因為這層關系,各地幾乎所有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往往都是虎頭蛇尾,官員們往往是說一套做一套,誰也不愿意真正花力氣去抑制房價。
中國房價飚升的根源并不是所謂的供需失衡,而是分配不均,當大部分房子都控制在官員手中,老百姓自然只能高價買房。推動中國房價上漲的因素很多,除了貨幣增發(fā)、土地財政、政績沖動之外,官員對房子的奢好或擁有也是一大因素。雖說房子的主要屬性是居住,但許多官員擁有房子只是為了保值和炫耀!于是,我們看到中國繁華的城市處處呈現如此光景,一邊是蟻族擁擠在地下室為生計奔忙為未來愁苦,一邊是權貴擁有成片成幢空置的房子以及花不完的存款,所折射出來的不僅僅是嚴重的貧富分化,更是官民對立干群沖突仇官仇富情緒高漲的主要原因。(張潔)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