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三原縣大程鎮(zhèn)金堯村,自走式噴桿噴霧機在進行小麥化除作業(yè)。
2月26日,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在咸陽市召開春季麥田化學除草現場會,組織西安市、咸陽市、渭南市、寶雞市、銅川市、漢中市、安康市、商洛市、韓城市、楊凌示范區(qū)及24個糧食主產縣的植保技術部門負責人,在春季麥田雜草化除作業(yè)現場觀摩,并邀請有關專家對麥田科學用藥進行技術培訓。這標志著陜西正式啟動春季麥田化學除草工作。
2024年,我省秋播普遍偏早,播后降雨較多,積溫高于常年,導致麥田雜草出土高峰提前,雜草田間密度較往年同期偏高,草齡偏大,呈現“草多苗大”的特點。
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藥械科科長王雅麗介紹,目前全省雜草密度在5萬株/畝以上的重發(fā)田塊近360萬畝,較上年增加36%,10萬株/畝以上的田塊90多萬畝,部分田塊畝草量超過40萬株,發(fā)生程度重于上年同期。雜草密度及種類田塊間差異較大,惡性雜草發(fā)生面積大、擴散速度快,對小麥生長造成威脅。全省雜草發(fā)生面積近1280萬畝,冬前已化除面積480萬畝。
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專家建議,各地應選擇在無風或微風天氣、氣溫10攝氏度以上時噴藥,避免造成藥液飄移或作物藥害;嚴格按照農藥標簽推薦劑量用藥,配藥時采用二次稀釋法,嚴禁隨意增大用藥量,以免發(fā)生藥害。
陜西省植物保護工作總站要求,全省各級植保部門要迅速行動起來,抓住麥田化除的關鍵時期,按照“摸清草情、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防除”的原則,加強技術指導與“防除”組織工作,廣泛動員,組織群眾開展麥田化學除草,促進苗情升級轉化,為夏糧豐收打好基礎。(記者 許奧博文/圖)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