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08:52:07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 記者 閆智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肩負著“給學生的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大使命。
如何進一步加強我省高校思政課建設,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邁上新臺階?11月29日,省政協(xié)教育科技委員會邀請我省部分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和思政課教師,圍繞“加強我省高校思政課建設,促進立德樹人落地見效”議題召開專題座談會。
今年10月至11月,省政協(xié)教科委多次組織委員、專家,圍繞“加強我省高校思政課建設,促進立德樹人落地見效”議題在西安部分高校進行調研,深入了解我省高校思政課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及存在的困難。
調研組發(fā)現(xiàn),近年來,我省各高校高度重視思政課高質量發(fā)展工作,思政課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部分高校仍存在思政課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效果不佳、教學研究力度弱等問題。
“近年來,國家、省(市)教育系統(tǒng)和各高校出臺了大量關于加強思政課建設的相關文件。”長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陳懷平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部分政策在具體落實過程中缺乏實施意見,由于高校層次、類型的差異化,導致部分高校存在“用政策落實政策”“用文件落實文件”“用報告代替執(zhí)行”的現(xiàn)象。
陳懷平建議,進一步做好頂層設計,完善配套政策的實施意見,讓現(xiàn)有政策落地更具可操作性。加強對高校落實思政課建設相關文件的督查,讓高校主要負責人切實承擔起直接責任人和首要負責人的職責,將落實思政課建設指標納入高校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
當下,高校之間已展開了思政課教師“搶人大戰(zhàn)”,部分平臺高、條件好的高校在招攬人才、留住學生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高校之間思政課教師隊伍“兩級化”趨勢愈發(fā)明顯,導致師資隊伍發(fā)展出現(xiàn)“斷層”。
“作為公共必修課,思政課教學課時多、任務重、要求高,而思政課教師數(shù)量卻不足,只能通過大批轉崗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充實思政課教師隊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宋陽坦言,從學科背景、專業(yè)基礎、思政課教學經驗、投入的時間精力等方面看,部分轉崗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思政課教學要求,難以勝任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專業(yè)任務。
在現(xiàn)有背景下,如何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整體素質?宋陽建議,各高校應自覺將思政課教師隊伍配比達標作為一項對黨和國家負責的重要政治任務來落實,在編制、指標、職稱、評優(yōu)等重要環(huán)節(jié)給予重點支持。
“由于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主要以中青年碩士研究生為主,導致部分思政課教師的理論基礎不扎實,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課堂教學理論深度和知識廣度不夠,‘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的教學能力有待提升。”西京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楊寶國說。
“相關部門應加大對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培訓力度,給予與公辦高校等同的培訓名額支持。”楊寶國建議,對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職稱評審政策給予適當傾斜,統(tǒng)一撥付民辦高校思政課教師專項崗位津貼,增強其職業(yè)認同感,進一步穩(wěn)定思政課教師隊伍。
陳懷平建議,高校必須將落實師生比作為隊伍建設的硬指標,有計劃、分步驟地逐年落實,不能操之過急。特別是面對西部引人難、留人難的現(xiàn)實問題,應加大西部高校各學科的博士點布局力度,為培養(yǎng)后續(xù)隊伍、留住人才打好基礎。
“除此之外,還要加強骨干教師對其他教師的引領帶動作用。”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高振崗說,可以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說課,加強廣大教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規(guī)律的把握,在確定本學期教學方案后,每位教師應積極對本課程進行課堂跟蹤,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課后進行交流,進一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新形勢下,不論站在哪種角度思考,都要先熟悉授課對象,用心了解他們的新變化、新特點以及內在需求。”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郭瑩提出了不同看法,“00后”大學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有所提高,獲取知識的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化,追求一種平等、開放、互動的教育關系。
西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趙金莎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并不是排斥和否定理論知識,而是對當前的教學方式方法不滿。
“時代在進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轉變觀念、盡快調整,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傳授理論知識。”趙金莎建議,將理論教學和學生關切的問題相結合,適應大學生特點,滿足他們的需求,形成大學生版的教學體系,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所喜愛,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郭瑩建議,應進一步整合我省優(yōu)質資源,利用本地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革命遺址等實踐教育基地,積極開展研學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把所學知識融入到實踐中。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