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河南省淅川縣考察時指出,保證糧食安全必須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堅持農業(yè)科技自立自強,從培育好種子做起,加強良種技術攻關,靠中國種子來保障中國糧食安全。
種子是農業(yè)的“芯片”。一粒種子,關系著中國人的飯碗。近年來,我國同世界深度互動、向世界深度開放,在收獲新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面對國際糧食貿易的不確定性,我國的大豆和食用油等農產品曾一度趨緊,加之籠罩全世界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糧食市場造成的波動,這些情況都給我國糧食安全敲響了警鐘。
保證糧食安全,關鍵要從培育好種子做起,特別是要加強育種核心技術創(chuàng)新,加快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培育出高產、優(yōu)質、抗病蟲、耐鹽堿、適應性強的糧食蔬菜新品種,提升生產能力。要進一步建立健全良種選育制度、機制,政策性解決育種的啟動資金問題,鼓勵社會資本和民營企業(yè)參與育種,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牢牢守住耕地紅線,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政策的落實落地,最終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梁少飛)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