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經濟界委員9日在北京就外商投資法草案展開討論,認為制訂該法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促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需要。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稱,這部法律是外商投資的基礎性法律,以后與外資相關的法規(guī)和政策,都要以此為主要依據。
王一鳴談及他對該草案的五個直接感受:一是草案正面回應了外商在華投資過程中的主要關切。
二是為外商投資企業(yè)平等參與市場競爭提供保障,更好地體現了內外資的規(guī)則統(tǒng)一和競爭中性原則,有利于為內外資企業(yè)營造一個平等競爭的環(huán)境。
第三,強調了依法保護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的投資權益,還強化了對制定外商投資規(guī)范性文件的約束,促使地方政府守約踐諾。
第四,體現了高水平、高標準的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強調要提高外商投資政策的透明度,增強市場的可預期性。
第五,對中國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促進高質量發(fā)展也有積極的意義。這可以讓各類企業(yè)平等競爭,促使中國企業(yè)在競爭中提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說,外商投資法草案強調中國特色與國際規(guī)則相銜接,除了少數條款,其他都是按照國際通行規(guī)則制定的,體現了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他還指出,“修訂外商投資法,也是促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需要。”
全國政協委員、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認為,完全有必要制訂一部外商投資的基礎性法律,來促進、保障和規(guī)范外商投資,提高外資工作的法制化水平,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李建紅稱,要實現高水平貿易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就必須放寬市場準入,擴大服務業(yè)對外開放,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對在中國境內注冊的企業(yè)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他認為,隨著該法律的頒布,料將迎來外商在華投資的新一輪熱潮,并建議相關細則以及配套文件盡快出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屠光紹稱,該草案體現了中國對外開放,與時俱進,以及吸引外資發(fā)展的總體要求。他理解該法律草案重點圍繞外資的促進、保護、管理三個內容,具有基礎性、一致性、標準性三個特點。基礎性是指該草案是關于外商投資的基礎性法律,總攬外商投資的多個方面。一致性即內資外資一致,這對營造內外一致的營商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標準性主要是指結合中國實際,同時又充分參考國際慣例。(馬佳佳)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