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中小學生減負的話題再次引起社會熱議。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俞偉躍5日在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合理的課業(yè)負擔是必需的,學習不可能沒有負擔??茖W減負應當有增有減,把不合理的負擔減下來,增加體育美育勞動教育。
俞偉躍介紹,現階段減負的重點主要是針對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過重的問題,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同時提高學校育人水平,做好課后服務。
他說,目前,我國基礎教育在國際上處于較高水平,在PISA(國際學生評價項目)測試中,中國學生的成績位于前列。此外,調查顯示,我國中小學生課內負擔在中上收入國家處于中等水平。我國義務教育和高中課程方案、課程標準科學設置了學生應當完成的課業(yè)內容,減負不是降低課程標準和學業(yè)水平。
俞偉躍認為,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不能簡單地縮短在校時間、減少作業(yè)量、降低課業(yè)難度,而是要有增有減,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校外超前超標培訓等不合理負擔,進一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增加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實踐,著力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教育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表示,“(學生)減負是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校外超前超標培訓等不合理負擔。把這些減下去之后,還要優(yōu)化教學,進一步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在單位時間里提高教育效率。”
記者了解到,三年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提出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等15個專項計劃。王登峰指出,教育部牽頭推進這項行動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做,叫做“一增一減一保障”。“一增”是加強體育與健康課和課外鍛煉時間。“一減”就是要把不必要的負擔減下來。“一保障”是從加強師資、場地、設施、制度等方面,保障實施中小學健康促進行動。 央視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