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鵬程:1977年生于綏德,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入選國家“青年千人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現(xiàn)為中國科學院核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創(chuàng)新課題組長,研究方向為非編碼RNA與疾病,腫瘤及代謝。
1997年畢業(yè)于榆林中學,先后就讀大連工業(yè)大學、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取得理學博士學位。
2008—2010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后;2010-2015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助理;2015-2016年,美國杜克大學資深科學家。
2017年9月至今,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016年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技術英才);2017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
他從黃土高原走出去,越走越遠,漂洋過海,在大洋彼岸的美國成就一番事業(yè)。他時時刻刻關注祖國的發(fā)展,國家的一聲召喚,他帶著所學歸來,在生物研究領域與“腫瘤君”較量,為人類在攻克癌癥路上尋求進展。
卜鵬程出生在綏德縣中角鎮(zhèn)一個小山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相對貧瘠的陜北,農民依然只能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來維持生活。卜鵬程的童年沒有七彩斑斕的花花世界,但有貧窮砥礪出少年的求學上進和堅韌不拔。家,雖然不富裕,然而很溫暖,父母和三個姐姐非常器重家中這個聰明、好學、奮進的唯一的男孩子。特別是沒有多少文化的母親,對兒子總是無條件的支持,這也讓他從小自信滿滿,讓自己對優(yōu)秀的追逐成為一種習慣。
1994年,卜鵬程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榆林中學重點班,這是少年的他當時出的最遠的門,以這里為起點,他的人生道路越走越遠。高中很快過去,懵懂、貪玩成為很多人不經(jīng)意的常性,在優(yōu)生云集的重點班,卜鵬程的表現(xiàn)并不出色。匆匆走入大學校門的卜鵬程因此不甘,他沒有按部就班地和很多同齡人一樣,找工作、成家……而是開始重新規(guī)劃人生,考研、讀博,向著自己理想的方向一步步邁進。
2004年,卜鵬程走進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攻讀理學博士。這是科學的大門第一次向他打開,他看到了一個浩瀚的未知的世界。為了尋求更進一步的發(fā)展,2007年取得博士學位后,卜鵬程把目光放在了大洋彼岸,因為那里有自己所要尋求的科學世界。
人生在面臨抉擇時,往往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困窘和沉寂。卜鵬程也曾有過動搖,他想過要找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以便減輕家中負擔。他曾經(jīng)有過一萬元欠款成為沉重負擔的境況,但愛情和親情始終不動搖地對他進行支持。當時的女友,卜鵬程現(xiàn)在的妻子毅然承擔起生活重任,他們都愿意相信,卜鵬程有更遠的路、更遼闊的世界去追求。
科研是“壯麗探險”,又是“長途跋涉”,需要久久為功,堅韌不拔。沉潛,是很多科研人的必行之路。因為選擇科研就是選擇寂寞和比一般人更長久的付出。深諳此理的卜鵬程2008年進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成為博士后;2010年至2015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擔任研究助理;2015年至2016年在美國杜克大學成為資深科學家……
人生一直這樣發(fā)展,看似順風順水,然而卜鵬程心中常常惦念著祖國,惦念自己的黃土高原。他渴望自己能作出炎黃子孫應有的奉獻。2016年,他入選中科院率先行動“百人計劃”(技術英才),又于次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
卜鵬程常為自己的抉擇感到驕傲,回國后,他進一步親身感受到了我國科技力量的強大和對科研人員的支持力度。他的實驗室科研儀器很多要優(yōu)于美國的,實驗室的面積也大于美國的。他和自己的“卜鵬程課題組”研究人員們一起奮力,一遍遍地總結經(jīng)驗,一絲不茍地記錄數(shù)據(jù),他經(jīng)常告訴學生們,要始終讓自己處于思考狀態(tài),保持一股鉆勁,只有耐得住長途跋涉才能有所收獲。
卜鵬程課題組的研究方向是非編碼RNA與疾病,腫瘤及代謝。在普通人的眼里,也就是與腫瘤進行較量。
2018年4月26日,cell metabolism雜志在線發(fā)表了卜鵬程課題組與美國杜克大學Xiling Shen課題組關于靶向果糖二磷酸酶B(ALDOB)及果糖代謝從而抑制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最新研究成果。結直腸癌是世界第三大癌癥,其中,大約70%轉移向肝,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肝轉移腫瘤對大多數(shù)化療藥物產(chǎn)生抗性,目前并沒有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靶向這些通路有助于治療轉移癌癥,該研究為結直腸癌肝轉移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有望作為現(xiàn)有化療手段的補充。
對自己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卜鵬程感恩于國家給予自己的平臺,欣喜于自己趕上了好時代。對于未來,他只有努力、再努力。
雖然離開家鄉(xiāng)十多年在外發(fā)展,但家鄉(xiāng)始終是卜鵬程心底最本真的向往和無法忘懷的牽掛。只要有時間,他就回家,和父老鄉(xiāng)親聚聚,和同學親朋說說家常。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最是他所關注的。2019年,榆林傳媒中心開設“超級課堂”,卜鵬程應邀成為嘉賓,和孩子、家長們傾心交談。
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遠大理想,而很多人的理想就是“長大當一名科學家”。當卜鵬程在“超級課堂”上出現(xiàn)時,孩子們驚奇、興奮,他的樸實更讓孩子們感到親近。他在課堂上講述自己的求學,講述自己的理想,也希望每位同學能成為榆林明天在各行各業(yè)里的璀璨明星。
卜鵬程的科研之路還很長,我們期待,在未來,他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呈現(xiàn),揭開更多未知的世界謎團。
編輯: 高三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