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元宵大狂歡【一】
作者:王振海
老家過小年的時間,是正月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這三天里,上午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在本村,也有繼續(xù)走親串友的,下午是到村里學(xué)校廣場看“安陽縣先鋒豫劇團”演出,這是本村劇團的演出。晚上主要是玩花燈一個多小時,然后還是看劇團演出。
要說元宵節(jié)狂歡,還得數(shù)踏青、燈籠、甩燈、秋千。
燈籠
當(dāng)生產(chǎn)隊會計的父親,正楷毛筆字寫的好,字近顏體,渾厚剛勁。村里大街上半條街的窗花剪紙底稿、門窗裝飾畫,都出自父親之手。而每年元宵節(jié)我小雙胞胎小哥挑的燈籠,都是老父親親手綁扎補貼做好的。
老父親做燈籠,先用竹條和細鐵絲,綁扎出來兩個船型燈的模型,船燈的中央部分留出上下對應(yīng)的兩個四方孔,用于放置紅蠟燭。然后用白窗戶紙糊表在模型上,再在船燈的上面、左右前后四側(cè),用彩色顏料,畫上各種小動物的圖案。一個燈籠的主體部分就算做成了。老父親扎出并圖畫好的燈籠,寬度大約是20厘米左右,長度在50厘米的樣子。
整個燈籠由燈籠主體與蠟燭臺兩大構(gòu)件組成。燈籠的蠟燭臺是一片邊長略大于船燈上下對應(yīng)兩個四方孔的四方木板,厚度大約1.5厘米,方木板的四個角內(nèi),各打一個小孔,穿上四根粗鐵絲,粗鐵絲高出船燈上方口十公分左右時、改為斜向收攏后,四根鐵絲擰成麻花狀,留出一個小小鐵絲環(huán),一根繩子一頭系著鐵絲環(huán)、一頭系著燈桿。方木板正中心部位,從下往上打了一根長在3厘米的鐵釘,紅蠟燭插在鐵釘子上固定好。這個燈籠就算做成了。但等著小年的三個夜晚,一落黑,整個村莊的孩子們一起點亮各式各樣的燈籠,在各式燈籠的競相閃耀的彩色光亮中,與銀色的圓圓的月亮和閃爍的星星一起,洋溢著著鄉(xiāng)村孩童的狂喜和歡暢,敘述著莊戶人的快樂與夢想。
至于為什么父親多年來一直做燈籠做的是船燈?小時候沒有問過,只要有燈籠能玩就成?,F(xiàn)在想想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呢?還得繼續(xù)……想想。
王振海
企業(yè)管理者
2017年六月已出版四卷本《蘭溪集》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