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德超
流光容易把人拋,莫道君行早,歲月先去了。轉(zhuǎn)眼之間,又一個農(nóng)歷新年即將到來。在紛紛擾擾中,還有多少遠離家鄉(xiāng)的游子,記得兒時的年味兒?
被時代的洪流裹挾著,我的家鄉(xiāng)早已在光陰的流轉(zhuǎn)中悄然發(fā)生了變化,年味兒也變得越來越淡了。但那曾經(jīng)擁有的滋味,仍然不時透過舌尖卷入心頭,回味無窮。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湖北農(nóng)村——我的家鄉(xiāng),忙過年幾乎成了農(nóng)人們冬至過后最重要的事情,臘月剛到,那濃濃的年味兒就慢慢鋪陳開來。
那時的農(nóng)村,物資匱乏,年貨大多是在自家加工完成的。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殺年豬、腌臘肉、打豆腐、蒸糯米、揣糍粑、糊豆皮、熬糖、切麻糖等手藝活,農(nóng)人們幾乎都會兩手。要過年了,那些沾滿了灰塵的大木盆、大鐵鍋、蒸籠、糍粑棍等器具不知從哪個犄角旮旯里被找了出來,清洗得干干凈凈,修理得平平整整,專等著過年時派上用場。
過年的頭等大事就是請屠夫到家里來殺年豬。我的小腳祖母天不亮就起床,在院子里架起兩口大鍋,準備好殺豬用的家伙什兒。然后給豬煮一槽好食,吶吶地喚它來吃,算是最后的送行。殺年豬是大活,鄉(xiāng)鄰們都會趕來幫忙。當肥碩的年豬被幾個精壯漢子按在案板上的時候,祖母卻躲在一邊,伴隨著嘩嘩嘩的眼淚,雙手合十,為陪伴她一年的小胖墩做最后的祈禱。事畢,主人會將一碗碗熱氣騰騰的豬血湯捧到客人面前,說很多感激、祝福的話,希望一碗豬血湯下肚,帶走晦氣,迎來新年的好兆頭。
殺年豬之后,緊接著就是到魚塘里捕魚和殺雞宰兔。冬天捕魚有特點,小點的魚塘直接用抽水機抽干,來個涸澤而漁;大點的魚塘多用漁網(wǎng)捕撈。殺雞時,那些下蛋的母雞在旁邊悠然自得地啄食,似乎早已勘破生死。葷鮮食材準備齊全后,就開始腌制臘肉、臘魚、臘雞等特色風味。
除了這些標準的“高檔”年貨外,壓蘿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美味。家鄉(xiāng)的蘿卜紅皮白心,優(yōu)質(zhì)泉水灌溉、深褐色土壤里長成,生吃時清爽可口,賽過荸薺,為當?shù)匾唤^。冬至后,將洗凈的蘿卜用配比好的鹽水浸泡,密封在特制的罐子里,上面用大蓋子壓實,到年關時再開封。新鮮出罐的壓蘿卜簡直是化腐朽為神奇:皮變白了,心卻變紅了,更為難得的是甜中帶酸、冰爽清香,解渴解饞又開胃。
腌制年貨準備妥帖,往往就到了小年前后,這時就要開始準備新鮮年貨了。打豆腐、蒸糯米、揣糍粑、糊豆皮、熬糖、切麻糖一件接著一件,忙得不亦樂乎。打豆腐重在點漿,如時辰不對或點得不到位,早或遲、多或少,做出來的豆腐顏色既不好看更不好吃,內(nèi)行一嘗就能找出問題的緣由來。蒸糯米、熬糖和糊豆皮都很講究火候,但又有所不同。糯米要蒸過芯才算好,碰到?jīng)]蒸熟的時候,就放上一根青蒜再加一把火就可以解決;熬糖要一邊熬一邊用筷子攪拌,防止巴鍋;糊豆皮時油怎么放、放多少很關鍵,弄不好皮就糊了。切麻糖是個技術(shù)活,費工又費力,需要把炒米、花生、芝麻和熬制好的麥芽糖等食材在高溫下混合均勻,用模具做成長條,待快冷卻時用菜刀快速切片。沒有用完的麥芽糖是小孩子們的最愛,用筷子卷起來塞到嘴里,體驗那種甜甜的、香香的、黏黏的感覺,美到了心里。揣糍粑是個力氣活,三四個漢子圍著一個大木桶,每人手執(zhí)一根帶柄的、圓圓的糍粑棍,從不同角度發(fā)力,你揣一棍、我揣一棍,連續(xù)戰(zhàn)斗半小時以上不停歇,直到將幾十斤剛出籠的糯米攪成一個大圓團。那些壯實的漢子大多穿得單薄,但額頭和身上卻冒著絲絲熱氣,伴隨著“嗨、嗨……”的加油號子,輪番甩開臂膀,呈現(xiàn)出鄉(xiāng)野男人的粗獷與彪悍。糍粑定型的當口,是小孩子們的美好時刻,一個個抱著揣糍粑的棍子,繞著上面的殘粒大快朵頤,暢快淋漓。
祖母每年都不會忘記將剛做好的豆腐,剛出鍋的糯米、豆皮,送到村子里那些窮苦的人家,這些傳承至今讓我心熱、懷念。
臘月二十九,當年貨準備停當之后,鄉(xiāng)鄰們已不再串門了,而是各回各家,各掃各屋。緊接著,遠方的親人陸陸續(xù)續(xù)地回來了,除夕也到了,村子里的鞭炮聲開始噼噼啪啪響起來了,我們小孩子放下手里正在吃的團年飯,一起喊著、跑著、搶著……撿拾地上炸飛未燃的小鞭炮,比著看誰撿得多,然后又一起點燃,“嘭”的一聲,在笑聲中我們又長大了一歲。
呵,那時年味!
(作者系榆林市政協(xié)主席)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