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走進陜西省西安市高陵區(qū)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能感受到西北民大自力更生的歷史氣息。
“從1949到1953年,西北民大在四年的辦學歷程中,先后培養(yǎng)了超過1.2萬名學員,有力地支援了西北地區(qū)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講解員王瀟激動地講述著西北民大的光輝歷史,言語間多的是欽佩與自豪。王瀟介紹說,當年井水不夠了,大家自己挖;宿舍不夠用,同學們一起搬磚鋪地;沒有操場,大家自己除草建球場。
“西北民大開學之初,條件艱苦,物質生活極度匱乏,卻又同舟共濟,共同幫助努力,才造就這段不凡的時代故事。”西北民大博物館館長武棟說到,2018年7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被公布為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歷史文化正在不斷被關注保護。
近年來,前往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和打卡留念的游客絡繹不絕,已然成為西安市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基地。(光明網(wǎng)記者:龐聰 視頻制作:曹光耀/實習生)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