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來昌榮 通訊員 劉全軍 洪玉青)紫陽縣在黨史學習教育中積極發(fā)揮檔案史志作用,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本土紅色資源精髓,認真梳理歷史脈絡,探尋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做足黨史文獻編研、史料收集整理、紅色陣地建設等“紅色文章”,用活方法載體助推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紫陽縣是川陜革命老區(qū)重點區(qū)域,是國家首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qū),紅色資源豐富多彩。該縣以紅色資源為依托,創(chuàng)新黨史學習教育方式,先后編撰出版了《紅色記憶》《砥礪前行》《湘渝往事》《紫陽縣革命老區(qū)發(fā)展史》《中國共產黨陜西紫陽歷史(1921-1978)》等地方黨史文獻,為講好紅色故事提供了鮮活教材。深入挖掘和研究紅色資源,多次派專人前往全國各地挖掘整理本縣籍老紅軍、老黨員史料和相關革命歷史檔案,豐富了紅色檔案館藏,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檔案查詢、利用等服務。同時也為芭蕉口安康地委機關遺址資料陳列室和五馬鄉(xiāng)農會展覽館等紅色陣地建設提供豐富的史料支撐。為普及黨史宣傳教育,縣檔案史志館加強紅色陣地建設,先后協助建成抗日戰(zhàn)爭時期安康地委機關史料陳列室和五馬鄉(xiāng)農會展覽館等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具有本地特色和影響力的紅色陣地。目前,抗戰(zhàn)時期安康地委機關遺址資料陳列室已正式對外開放,五馬鄉(xiāng)農會展覽館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將于今年“七一”前夕建成開放。同時,申請將東山烈士陵園、芭蕉口安康老地委遺址、亂石子溝、五馬鄉(xiāng)農會等14處省級革命遺址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以革命遺址為陣地,講好本土紅色故事,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增色添彩”。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