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出行方式,也在不斷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然而,對于這項新生事物,很多司機、乘客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并沒有對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保持警惕,導致出險難賠、錢財被騙、遭遇侵害等諸多問題頻發(fā)。
如何做到合規(guī)安全出行,不妨先回答幾個小問題:作為網約車司機,網上接單前有證嗎?買保險的時候看清保單了嗎?作為乘客,出行期間應該如何確保安全?接到回訪電話,如何明辨真?zhèn)?如果你答不完全,不妨看看這篇網約車合規(guī)安全出行指南。
私家車從事網約車運營保險可拒賠
張某單位效益不好,就辭職去開網約車。在某日凌晨完成一筆訂單后,張某在路邊休息了片刻后繼續(xù)上路,結果一不小心撞到了路邊的護欄,造成8000元損失。事后,張某找到車輛的投保公司申請理賠,遭遇拒賠。保險公司稱,張某投保時承諾車輛屬于非運營類型,而事故發(fā)生時張某在從事網約車業(yè)務,屬于營運性質,改變了車輛性質,增加了保險風險,保險公司因此拒賠。不服氣的張某訴至法院,要求保險公司依約理賠。法院開庭審理后,判決駁回了張某的訴求。
“類似這樣的案子不算少數,也相對比較復雜。”北京市海淀區(qū)人民法院法官張慧聰說,對于私家車來說,基本都是以“非營運車輛”性質來投保各種商業(yè)險。但是,一旦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如果車輛存在網約車注冊及接單的信息,大多數保險公司會認為車輛的使用性質發(fā)生了變化,并以此拒絕理賠。由于保險合同是雙務合同,保險費與保險賠償金為對價關系,保險人是依據保險標的的情況,評估危險程度而決定是否承保以及收取多少保險費。若私家車確實已長期、固定從事營利性的網約車服務,就構成車輛使用性質的變更,而車輛發(fā)生保險事故的概率也會遠超保險公司的合理預期。這時候,法院會重點審查商業(yè)保險合同相應免責條款的效力,在保險公司盡到了合理告知、免責條款有效情況下,商業(yè)險免賠就成立。法官提醒,車輛使用性質和免責條款都會標注在保單的明顯位置,車主交保險費前一定要仔細閱讀。
在此案庭審之余,張某還向法庭反映,他曾因網約車行駛證有問題被罰款1萬元,可相關證件是網約車平臺給自己辦的,證件出了問題能要求平臺賠償嗎?對此,張慧聰解釋稱,根據相關規(guī)定,網約車須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平臺辦理的相關資質證照有問題會直接導致張某開網約車的根本目的無法實現,屬于根本違約,是法定解約事由。解約后,還未履行的合同權利義務不再履行,對于守約方的損失,過錯方應予以賠償。也就是說,如果相關證據確鑿,張某可以起訴平臺要求解約并賠償罰款。
司機和乘客都要有防騙這根弦
除了相關證明可能有問題,對于網約車司機和乘客而言,防騙技能也不能少。小張是一名網約車司機,今年2月底,他因違規(guī)操作,致使網約車平臺的賬號被封。
不從自身找問題的小張動起了歪腦筋,開始向網上“救助”,希望找到解封賬號的捷徑,沒想到還真找到了。小張在一網站申請解封的頁面上,填寫了個人信息等資料。過了兩天,小張接到了一個“180”開頭的電話,對方自稱是該網約車運營中心的客服,并與小張核對了相關信息和需要辦理的業(yè)務。
客服如此專業(yè)的操作,讓小張對其身份深信不疑,于是按對方的指示添加了微信號。客服告訴小張,想要解封賬號的必要條件是要有1000單的業(yè)務量,雖然小張的業(yè)務量沒達標,但可以充錢代替,只要再充值1.6萬元就能達到解封條件,而且這些錢都充值在小張賬號內,等賬號解封了,錢就可以領回。
小張聽后覺得反正錢充進了自己的賬戶,也不會有虧損,就立即掃了對方發(fā)來的二維碼轉了賬。沒想到付完錢的第二天,小張又接到了一個“400”開頭的客服電話,其實這才是網約車平臺的官方客服電話,一番求證后,他發(fā)現此前給他辦業(yè)務的是假客服。
官方客服表示,他們平臺解封的條件只有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求助,并沒有開放網絡解封的渠道,小張?zhí)顚憘€人信息的網站很可能是騙子制作的假網站。同時客服介紹,其平臺賬號解封條件里也沒有需要充值這一條。
據了解,除了解封騙局,目前還出現了一種“搶單”騙局。商家會聲稱開發(fā)了一種搶單軟件,司機安裝后就能實現自動搶大單,不少司機因此落入騙局,支付軟件費、授權費、端口費等數千元。對此,滴滴出行公關部管經理表示,當前市面上大量所謂售賣搶單器的信息都是詐騙,平臺對使用作弊器的行為幾乎百分之百識別,對違規(guī)司機會直接停止服務,永不錄用,平臺倡導司機誠信接單,不要抱僥幸心理,因小失大,上當受騙。
實際上,此類假冒網約車客服的詐騙還有很多,目標不僅限于司機,還有乘客。去年,王女士結束網約車行程后,接到一個客服的回訪電話,被告知有舉報獎勵,王女士按照其所謂的認證方法操作后,賬戶上的4818元不翼而飛。而鄭先生則是通過第三方手機軟件約車,產生費用問題后接到客服電話,對方稱要給予補償,鄭先生根據其提示操作,結果卻被對方騙走了1萬余元。
專家提醒,無論騙子如何設置圈套,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就是:時刻謹記只要是讓你交錢的,要提供付款碼的,要驗證碼的,都要謹慎,以防被騙。
乘客應少說多看盡量坐后排
除了防騙,對于乘客而言最重要的當然是乘車安全。警方提醒,夜間出門打車,應避免單獨出門、著裝暴露、錢財外露或前往偏僻區(qū)域。日常出行時,由于無監(jiān)管車輛的司機身份往往復雜,素質參差不齊,駕駛能力也無法保證,因此乘客應主動拒乘黑車,乘車前可要求查看車輛和司機的相關證件。其次,不要與陌生人拼車,防止司機與所謂的拼車人(假乘客)為同伙,有所圖謀。
上車后,乘客應少說話多觀察,觀察司機的相貌特征、性情特點;記住乘坐汽車的車牌號,并告訴親友,與親友保持聯(lián)系。上車最好不要坐在副駕駛,選擇后排的位置,即使司機有歹意,也有相對的逃脫時間和空間。行車過程中,最好保持車窗打開,避免迷藥事件的發(fā)生,發(fā)現異常時方便自救。行程中,不要與司機過多的攀談,透露個人信息,即使手機沒電,也要假裝打電話,給家人報告位置信息。不要自顧自地玩手機甚至打瞌睡,特別是夜間單獨乘車的情況下一定要打起精神,注意觀察司機行駛的路線,發(fā)現司機偏離路線或是有其他異常,要隨時在大馬路上有人的地方喊停車。此外,不要輕易暴露自己不識路,假裝知道線路,或者用導航查看線路,如發(fā)現線路不對可及時制止要求下車。到達目的地后,要選擇人多、明亮的地方下車。
危險無處不在,一旦發(fā)現危險的苗頭,怎么辦?事實證明,聯(lián)系親人朋友,不如及時報警。但發(fā)生危險時,一般難以使用電話報警,此時可以以發(fā)送求救短信的方式報警,短信信息盡量詳細,包括自己的位置、所遭遇侵害等。收到報警短信,警察會第一時間采取相應措施救援。此外,目前大部分打車軟件都設置有緊急聯(lián)系人功能,通??梢詫崿F自動分享行程以及緊急求助功能,乘客乘車前可先完成設置,當乘客出現危險情況的時候,可在打車界面選擇“緊急救助”,后臺會聯(lián)系你的緊急聯(lián)系人。一旦出現特殊狀況,自衛(wèi)時可使用車內物品充當武器,如座位頂部的頭枕和隨身的鑰匙。
(原題為《安全合規(guī),網約車司乘都要繃緊這根弦》)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