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陜西漢中,若是吃一碗漿水面,感到既舒心,又開胃,一舉多得,美不勝收。
要了解漿水面首先要從漿水開始,漿水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就是用白菜葉子--松散的結(jié)不了心那種白菜葉子,放到沸水里煮開,然后將其撈出,用手捏干,或置于竹蘿里面再放上一塊尺寸合適的石頭壓干水分,放進壇罐或者大缸里,這是第一道工序;然后,再熬一盆滾燙的清面湯倒進壇罐或者大缸里面,澆上從鄰居家里要來的現(xiàn)成漿水兩碗倒入,嚴實的蓋住,過三五天即可食用。當然,漿水是發(fā)酸的,比泡菜清淡,有清心敗火的功效。菜的原料也較多,不一而論。
漿水面就是把蔥花過油到稍焦時將漿水倒入熗到微沸即可舀出,然后炒一盤素韭菜做為提味的炒菜。待手工面下熟后澆上漿水,調(diào)上炒過的韭菜、油潑辣子、細鹽后即可食用。
漢中的漿水面,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臣相蕭何在此吃面時所起。它一直是漢中人民喜愛的面食,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白菜,芹菜也可。制作時,將菜洗凈,在沸水中煮燙至蔫,取出放入瓦盆罐中,加入面湯,一至二日待菜色變?yōu)榻瘘S即可,再用食油,精鹽,加蒜苗炒熟,配以蒜花,姜末,花椒粉等佐料調(diào)好的豆腐丁,燴入炒熟的漿水菜作為潲子。漿水面條要用人工搟制,使之葉寬,條長,片薄。將煮熟的面條入碗,調(diào)上漿水菜的潲子,澆上辣椒紅油,漿水面即成。它看上去紅白黃相間,入口酸辣清香,回味無窮,并具有開胃之功效,是漢中的名小吃。
踏入漢中,如果不吃一碗漿水面,真還是有一點遺憾。(張瑞清)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