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wǎng)訊(楊向勃 記者 韓永國)即使我們失去翅膀、不能翱翔藍天,只要我們鼓起勇氣,也能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電影《無翅飛翔》聚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主題,講述了陜西省咸陽市淳化縣農民黨員、殘疾貧困戶劉斌因機械事故失去雙臂、陷入絕境,面對迷茫、彷徨、生與死的掙扎,沒有氣餒,在扶貧政策支持下絕地反擊,興辦養(yǎng)殖業(yè),最終成為著名的“無臂羊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稱號的真人真事,體現(xiàn)了永不放棄、拼搏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時代青年人的奮斗精神。4月13日至14日,陜西省咸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在執(zhí)法辦案任務極其繁重的情況下,堅持組織145名黨員干警分兩個場次觀看影片,進一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向深層次延伸。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咸陽市兩級法院堅持把關心群眾、依靠群眾、切實為群眾謀利益作為執(zhí)法辦案的根本出發(fā)點,結合脫貧攻堅、營商環(huán)境整治和“五鏈共治、法在基層”訴源治理等工作,立足崗位大力開展“增量提質促雙進、公正司法解民憂——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市中院積極動員干警開展“購買農產(chǎn)品、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活動,主動聯(lián)系客戶開拓市場,短短5天就解決了幫扶村1100多公斤水果西紅柿滯銷問題。淳化縣法院執(zhí)行干警放棄“清明節(jié)”公休假,查封被執(zhí)行人9萬余斤蘋果和數(shù)千袋化肥并當天兌付申請執(zhí)行人,為群眾挽回經(jīng)濟損失20萬余元。禮泉法院集中開展“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村屯、進學校、進單位”五進活動,等等,兩級法院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工作結合起來,促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
通過這次觀影活動,全院干警深刻認識到脫貧攻堅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靠的是黨的堅強領導,靠的是中華民族自力更生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院領導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進一步深化“增量提質促雙進、公正司法解民憂——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實踐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