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習近平主席在2023新年賀詞中寄語青年:“廣大青年要厚植家國情懷、涵養(yǎng)進取品格,以奮斗姿態(tài)激揚青春,不負時代,不負華年。”習主席對青年一代提出殷切希望,為當代青年的成長指引航向,讓廣大青年倍感振奮、信心滿懷。
年輕充滿朝氣,青春孕育希望。
青年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作為大黨大國領袖,總書記一直關心關愛青年。他曾說過:“讓廣大青年真切感受到黨的關愛就在身邊、關懷就在眼前。”他還表示,“在青年成長的關鍵處、要緊時拉一把、幫一下”。
“每年五四前后,這個時間我是留給青年人的,到年輕人中間和青年學生相處,到學??纯?。”
這已經成了一種慣例。2014年5月4日,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同師生座談。2017年5月3日,總書記來到中國政法大學同師生等座談。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節(jié)和北京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總書記來到北京大學考察。2021年4月19日,在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校慶日即將來臨之際,總書記來到清華大學考察……
無論寄語“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還是強調“廣大青年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總書記在同高校學生交流時,有贊賞,有鼓勵,也有期許。
黨的二十大閉幕不久,總書記到河南安陽考察。在紅旗渠青年洞前,總書記說了這樣一段話:“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fā)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這背后是一個令人動容的故事。青年洞被稱為“紅旗渠咽喉工程”。當時,由300名青年組成的突擊隊,經過1年5個月的奮戰(zhàn),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將紅旗渠渠線延伸了最艱難的616米。有個細節(jié)是,30歲出頭的排險隊隊長任羊成一次次義無反顧地沖上懸崖排險,腰間勒出的血痕久而久之磨成老繭,就像一條纏在腰間的“帶子”。敢啃“硬骨頭”,不怕艱難險阻,這樣的突擊隊青年還有很多,這樣的感人故事不勝枚舉。
歲月流轉,時空常新。進入新時代,青年一代同樣表現(xiàn)突出,令人欣慰、令人感動。
他們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統(tǒng)計顯示,參加抗疫的醫(y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們有一句話感動了中國:2003年非典的時候你們保護了我們,今天輪到我們來保護你們了。長輩們說:“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他們堅守在脫貧攻堅一線。此前有統(tǒng)計稱,我國打響脫貧攻堅戰(zhàn)以來,290多萬名干部擔任第一書記或駐村干部,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青年,比如回鄉(xiāng)奉獻、譜寫新時代青春之歌的黃文秀。他們在一線經歷風雨、揮灑汗水,以奮斗之我、青春之我,擔起歷史賦予青年一代的責任。
可以說,無論在脫貧攻堅戰(zhàn)場摸爬滾打,還是在疫情防控一線披甲出征,無論在科技攻關崗位奮力攀登,還是在搶險救災前線沖鋒陷陣,無論在奧運競技賽場奮勇爭先,還是在保衛(wèi)祖國哨位威武守護,青年一代都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沖得出來、頂?shù)蒙先?,展現(xiàn)出自信自強、剛健有為的精神風貌。
危難之中顯精神,關鍵時刻見真章。更難能可貴的是,青年一代展現(xiàn)了請纓擔當?shù)氖姑?。無論“強國有我,請黨放心”,還是“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青年一代總能自覺扛起責任,無私奉獻,無畏向前,彰顯了應有的闖勁、銳氣和擔當。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我們黨的未來和希望。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xiàn)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希望。他們在前進路上也需要關注、關心和關愛。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zhàn)略性工作來抓,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熱心人、青年群眾的引路人。”
青年的發(fā)展離不開國家的堅實保障,全社會要共同努力,為青年成長成才提供更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溫暖的組織關懷。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新時代中國青年把樹立正確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作為立身之本,努力成長為黨、國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殷切希望的,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發(fā)展要靠廣大青年挺膺擔當。”時代總是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xiàn)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在這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新時代,青年大有可為,也必將大有作為。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