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開往昆明的G405次列車上,一名6個月大的嬰兒被食物咔喉,鐵路工作人員和4名醫(yī)學生聯(lián)合展開生死救援,孩子最終轉危為安。事發(fā)后,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多家媒體相繼發(fā)文,這4名醫(yī)學生瞬間成了大家找尋的“網(wǎng)紅”。危難之時,鐵路人盡己所能,4名旅客盡己所長,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獻出了愛心,證明了人間溫暖近在咫尺。
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何況在他人急需之時施以援手,如雪中送炭,無不讓人溫暖,讓人動容。2020年12月29日,一輛大貨車雪坡溜向20米深溝,“仨好漢”搬投24塊救命石頭,最終化險為夷;今年1月14日,杭甬高速一輛黑色轎車突然變道,后方貨車緊急避讓剎車發(fā)生側翻的危急之時,兩名過路司機挺身救人;還有十多年前參與汶川地震救援,如今投身抗疫一線的大連小伙安磊,他那張跨越時空的背影照,堅毅又純粹,融化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心……這些被媒體“點名”,被網(wǎng)友翹首稱贊的“網(wǎng)紅”不僅挽救了他人,更為傳遞人間真善美,跨出了最溫暖的一步。
其實,行善本就該這般,不假思索,平凡樸實。近幾年,像這種被全網(wǎng)搜尋,被人們點贊的善舉比比皆是,“扶不扶”“管不管”等這類社會怪像已逐漸淡出國人的視野。人們拋下“包袱”,敢為助人,可謂是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具體詮釋,這正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更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xiàn)。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大義大勇”在生活中并不多見,更多的則是舉手之勞的平凡善舉。比如,幫助老人過馬路、公交車上主動讓座、配合疫情防控出門戴口罩、順手撿起路邊的垃圾等等。同樣,如果自己在困難之時被他人所助,公眾場合被他人尊重相待,內(nèi)心的幸福和溫暖更是不言而喻。勿以善小而不為,人性的善良溫暖就是在一些微小善舉中,不斷凝聚成了最美的風景。
愛是一次舉手之勞,但溫暖而長久;愛是危難之下的“最美”,但也是日復一日的“平常”。與其指責道德缺失,呼喚道德復蘇,不如從自己開始去踐行。大道之行,天下為公。幫助別人,就是在幫自己。愿每一個人都能以自己的行動向社會、向他人傳遞涓涓愛心,將“真善美”進行到底,讓這個世界充滿溫馨與溫暖。(萬國強)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