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18座城門,6臺相機——
韓存枝:我想用圖片“讓世界了解西安”
韓存枝 受訪者供圖
□ 記者 殷博華
在西安城墻景區(qū),提起愛攝影的韓奶奶,景區(qū)工作人員都印象深刻。“活得自在,過得充實”是大家對韓奶奶的一致評價。
韓奶奶名叫韓存枝,今年73歲。2007年退休后,她成了一名攝影愛好者,最愛拍的就是西安城墻。
“有人覺得退休之后會無所事事,但我認為,人生的下半場依然可以活得精彩。”韓存枝說,自己就是一名銀發(fā)“追夢人”,即將退休時就規(guī)劃起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2007年1月7日,韓存枝路過永寧門時,看見永寧門前立著一座用園藝架搭建的地球儀,上面寫著“讓世界了解西安”,她便用相機拍下作為留念。
如何讓世界了解西安?身為西安市民,韓存枝拿著照片邊看邊想,照片中西安城墻的背景激發(fā)了她的靈感。“城墻不僅是西安的地標建筑,更是城市發(fā)展的見證者。”韓存枝說,想讓世界了解西安,那就從了解西安城墻開始。
從那以后,拍攝記錄西安城墻的變遷成了韓存枝的夢想。每天忙完家務后,她就背著相機登上西安城墻或走進環(huán)城公園進行拍攝。
起初,韓存枝拍攝的照片多為風景照,比如城墻的四季變化和城墻下的花草樹木。隨著攝影技術的提高和對西安城墻的了解,她開始拍攝一些帶有故事感的照片。
“2008年西安城墻護城河清淤工作”是韓存枝收藏多年的一張老照片。照片中,工人們滿腿泥巴站在河道內,臉被吹得通紅,正佝僂著背拿著鏟子將鏟出的淤泥裝袋。照片曾多次在西安城墻景區(qū)展出。
說起拍攝期間的故事,韓存枝記憶猶新。
2008年,西安環(huán)城公園護城河開展清淤工作。當時正值冬季,氣溫低至零下,環(huán)城公園里的人寥寥無幾,韓存枝依舊每天背著相機到城墻尋找拍攝素材。
一天,韓存枝碰見了幾名正在休息的清淤工作者。她發(fā)現(xiàn),因長時間勞作,工人們的手被凍得龜裂,但大家仍頂著冷風堅守在崗位上,這讓她頗為動容。“沒有這些勞動者的辛勤勞作,就沒有護城河如今的變化,他們的付出應該被后人銘記。”韓存枝說,自己站在河邊舉著相機,從不同角度“捕捉”大家工作的瞬間。
拍攝西安城墻18年來,韓存枝把13.74公里的西安城墻和18座城門走了無數(shù)遍,用6臺相機拍攝了“讓世界了解西安”“2008年西安城墻護城河清淤工作”“2024年虎年春節(jié)燈展”等6萬余張與西安城墻相關的照片。西安城墻景區(qū)還多次將“讓世界了解西安”“2008年西安城墻護城河清淤工作”等照片進行展出,讓中外游客通過照片了解西安城墻的變遷,感受古都西安的發(fā)展。
“我覺得退休后更忙了,有很多工作需要我去做。”韓存枝說,自己已將所有照片整理成《我愛西安城墻》《西安城墻燈展》《西安城墻馬拉松》及西安城墻根系列、護城河系列等專輯,后續(xù)還將繼續(xù)分類細化。
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短視頻的興起,韓存枝開始通過短視頻向大家講述西安城墻的故事,分享自己晚年的快樂,帶動了很多退休媽媽拍攝和宣傳西安城墻。“只要身體允許,我會拍攝出更多更好的照片,讓更多人了解西安城墻的變遷。”韓存枝說。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