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懷與他的明城墻和鐘樓微雕古建筑模型 受訪者供圖
□ 記者 殷博華
宏偉的大雁塔、壯麗的大明宮、高大的明城墻……8月25日,在西安市長安區(qū)灤鎮(zhèn)內(nèi)苑村梁德懷的家里,一件件用木頭和竹子制作的微雕古建筑模型映入記者眼簾。其中,西安明城墻微雕模型是梁德懷的掌上明珠,這組模型他斷斷續(xù)續(xù)制作了23年。
今年84歲的梁德懷是一名退伍老兵,從小對木工情有獨鐘。1966年,梁德懷轉(zhuǎn)業(yè)到西安古建施工隊工作,先后負責過鐘樓、鼓樓、明城墻等歷史古跡的修復(fù)工作。1989年退休后,不甘清閑的梁德懷又開始研究起微雕古建筑模型的制作。
“我只想用手藝把古城的歷史記錄下來,讓子孫后代未來有史可鑒、有史可尋。”梁德懷說。
西安鐘樓模型是梁德懷制作的首個微雕模型。起初,他只是抱著玩一玩的心態(tài),簡單地把西安鐘樓“雕刻”“拼接”出來。隨著進一步的深入了解,他開始不斷追求工藝上的極致。
為了更完美、真實地完成西安鐘樓微雕模型,梁德懷隔三岔五就登上鐘樓仔細查勘,并通過網(wǎng)絡(luò)搜集與鐘樓有關(guān)的故事、歷史、建筑數(shù)據(jù)等資料。
經(jīng)過半年努力,一座1:200比例的鐘樓微雕模型終于制作完成,梁德懷將其稱為“第二代鐘樓”模型。模型完成后,許多人跑到梁德懷家里參觀,面對這件精致的工藝品,大家連連稱贊,但梁德懷卻覺得這并不是自己最完美的作品。
“這件作品最大的不足就是雕刻部分,要想做出真實感,就必須再努力。”梁德懷說。
為此,梁德懷開始潛心研究起鐘樓的歷史,并特意帶上相機把鐘樓上的雕刻圖案等細節(jié)全部記錄下來。
在梁德懷的堅持和努力下,上世紀90年代末,他終于完成了“第三代鐘樓”模型的制作。這座模型采用榫卯結(jié)構(gòu),這樣做的好處是整個模型活靈活現(xiàn),甚至連“鐘樓”里面的門窗也能開關(guān)自如。
“模型是一層層搭建起來的,很多組件只有兩三毫米那么大,老梁每次制作時,都要拿著放大鏡一點點摸索著組裝。”梁德懷的妻子倪利珠說,特別是在制作西安明城墻微雕模型時,老梁費了大力氣。
梁德懷制作完成的西安明城墻微雕模型長8.3米、寬5.3米,全長27.2米,面積44平方米,包括了18個城門、70個城門洞、44個馬面、44個敵樓、4個角樓、2800多個城垛子和2700多個箭孔。城樓高約17厘米,箭樓高約16厘米,城墻高約6厘米,整個模型共由10萬多個組件組裝完成,沒有用一顆釘子,完全遵循了中國古建傳統(tǒng)工藝,大部分建筑都是按照1:200的比例制作的。
制作這些微縮模型,是梁德懷加入古建隊后就產(chǎn)生的想法。1985年,他參與了西安明城墻永寧門的修復(fù)工作,看著宏偉的歷史遺跡,不禁被古代工匠精湛的手藝所折服,隨即萌生了制作一座明城墻微雕模型的想法。
梁德懷說,要完成西安明城墻微雕模型的制作,首先就是材料的選擇和儲備。
微雕古建筑模型在木材選擇上以花梨木為主,這種木材結(jié)實、好看,且?guī)в邢阄?,但價格十分昂貴。權(quán)衡再三,梁德懷最終還是選擇以香椿木為主、花梨木為輔。
為節(jié)省開支,梁德懷扛起鋤頭跑到山里,精挑細選了一些樹苗挖回家種植,每天澆水施肥,等樹苗長到碗口粗細時再拿來做加工材料。
材料問題解決后,梁德懷便一心開始營造自己的“大工程”。為了把握好模型比例的精準度,他除了查資料,還時常登上城墻仔細觀察和記錄,他的房間里有一只大木箱,他曾經(jīng)整理過的材料都存放在里面。倪利珠說,在收集材料的一年多時間里,老梁幾乎有一大半時間都是在城墻上度過的。
“既然選擇了做,那就必須做得像個樣子,要用心做到極致、做到完美。”梁德懷說,在制作每一段城墻模型前,自己都會仔細核對城墻的門洞數(shù)量、垛口數(shù)量、門洞距離等數(shù)據(jù),并認真繪制出平面設(shè)計圖。其間,如果有拿不準或者不正確的地方,他都會寫在本上,轉(zhuǎn)天跑到城墻上找相關(guān)專業(yè)人員了解,直到完全弄清楚再動手制作,精益求精,不厭其煩。
在此期間,梁德懷每天堅持工作8個多小時,有時甚至10多個小時,家人經(jīng)常勸他休息,但他總是說自己能堅持。有一次,梁德懷剛剛結(jié)束晚上的工作準備休息時,腦海里突然有了城墻永寧門吊橋制作的靈感,于是立刻爬起來跑回工作臺,拿出尺子、筆開始忙碌,等全部忙完已是凌晨3點多了。
從1989年開始,梁德懷用4年時間完成了微雕鐘樓、鼓樓模型,用7年時間完成了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和城樓的創(chuàng)作,又用9年時間完成了各段城墻模型的連接工作。其間,僅收集材料、修改工藝、增加裝飾等工程,他又耗時3年多時間。
為了讓這座“長安城”更繁華,梁德懷還特意制作了大明宮、大雁塔、長安塔、小雁塔、城隍廟等十幾個微雕古建筑模型,并把它們放置到“長安城”中。
如今,梁德懷的身體狀況已大不如前,尤其是腰腿上的毛病尤為嚴重,走路非常吃力,平日里大部分時間要靠輪椅行動。即便如此,他還要拄著拐杖來到工作臺,制作一些新的微雕古建筑模型,如延安寶塔山和北京天安門微雕模型,就是他近年來完成的新作品。
梁德懷說,只要自己活一天就會干一天,直到最后干不動才算退休。多年來,他始終有一個夢想,就是希望把自己的作品貢獻給省市博物館、文化藝術(shù)院等單位,通過展覽讓更多人感受到古城的文化魅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