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婧
“忙碌了一輩子,從三尺講臺上走下來,從學校崗位上退下來,大部分人都有些茫然,不知道如何應對眼下的生活。其實,攝影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是來自陜西師范大學老年攝影協(xié)會的一位“老友”發(fā)自肺腑的退休指南。
在近期陜西師范大學老年攝影協(xié)會會員電子相冊作品展示中,一幅名為《母子情深》的照片引發(fā)眾人關注。作品的拍攝者張毅是陜西師范大學一名退休教授。一個晴朗的午后,他說起了這張照片背后的故事——
剛退休的時候,我還是個攝影“新手”,一有時間就帶著相機到外面去拍人物、風景,積累攝影經(jīng)驗。《母子情深》中的兒子,就是我的攝影老師李教授。李教授是一位攝影高手,我常向他請教攝影技藝,而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傾囊相授,還幫我分析作品不足的原因。
李教授也是一個大孝子,退休后,他把年逾九十的老母親接到身邊照顧。老太太因為纏過“小腳”,走路多有不便,李教授還專門購置了一輛輪椅,每天定時推著母親出門散步。
有一天,朋友告訴我,師大圖書館附近的木槿花開得正盛,這是練習攝影的好素材。我趕緊背起相機就往李教授家趕,進了門就喊道:“趕快走,去拍木槿花。”他卻有些為難地說:“今天怕不成,我要推老娘出去曬太陽。”我一把幫他將老太太扶上輪椅說,“賞花、拍照,兩不耽誤。”說著,我們三人直奔木槿花園。
來到小花園一看,木槿花正開得嬌艷美麗,我端起相機拍得不亦樂乎。李教授也把老母親推到了花叢中欣賞。正在這時,老太太的裹腳綁帶松掉了,她輕輕“嗯”了一聲,就把小腳伸向兒子,同樣年邁的兒子立刻會意,蹲下微胖的身子熟練地為母親系綁帶。現(xiàn)在的年輕人可能不了解,纏過的“小腳”不方便經(jīng)常脫襪清洗,多少會有些異味,而李教授卻絲毫沒有嫌棄。看他熟練地把裹腳帶纏上褲腿,老太太臉上流露出無限依賴和滿足的表情,我突然靈機一動,這正是絕佳素材!
說時遲那時快,我飛快地調轉鏡頭,對著他們一頓猛拍,一張情真意切的《母子情深》誕生了!
很多人看到這張照片后,都會被這對老年母子深深地打動。我的作品也獲得了各種攝影大獎。此后,我曾嘗試拍攝了很多人物特寫,但是再先進的相機、再高超的技術,都無法復制《母子情深》的成功。攝影的魅力就是抓拍,我在那一瞬間捕捉到的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美德——孝道。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