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劉生榮、全國政協委員高潔做客陜西廣播電視臺全國兩會融媒體特別節(jié)目。
西部網訊(特派北京記者 劉璞華 凌旎 賀桐)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陜西大力發(fā)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三個經濟”也是在陜代表和住陜委員熱議的話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生榮,全國政協委員、渭南市副市長高潔在做客陜西廣播電視臺全國兩會融媒體特別節(jié)目時,暢談陜西如何發(fā)展“三個經濟”,助力新時代追趕超越。
中歐班列“長安號”開拓陜西對外開放新通道
“‘三個經濟’,鐵路先行。鐵路成為陜西搶抓‘一帶一路’機遇,加快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新引擎。”劉生榮介紹說,“2018年,陜西鐵路旅客發(fā)送人數和貨物發(fā)送量增幅分別位于全國第一、第二位,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突破1000列,其滿載率和重載率均位于全國第一,實現了絲路沿線主要貿易國家與地區(qū)的全覆蓋。”在陜西大力發(fā)展“三個經濟”,尤其是樞紐經濟的過程中,鐵路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的成效顯著。
渭南是中東部地區(qū)進入西北門戶的交通要道、陜西的東大門,鄭西、大西2條高鐵在此并站交匯,隴海、西南等6條鐵路與連霍、京昆等3條高速公路和9條國道省道縱橫貫穿。高潔表示,“近年來,渭南逐步建成了'鐵公機'立體式交通樞紐格局,每天有120余趟列車在此停靠,全國‘2小時經濟圈’已形成。僅在2018年,渭南黃蒲高速、韋羅高速、合銅高速、242國道、310國道、209省道及西韓城際鐵路7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2.8億元。韓合機場、華山機場有序推進,鹵陽湖開發(fā)區(qū)國家民用飛機試飛基地項目進展順利,為大力發(fā)展樞紐經濟夯實了基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生榮。
“米字型”高鐵網絡顯現 加快與其他運輸方式融合發(fā)展
“目前,鄭西、寶蘭、大西、西成4條鐵路已經建成通車;銀西高鐵計劃于2020年底建成通車;西武高鐵西十段、西渝高鐵西康段、包西高鐵西延段等3條線路開工在即,陜西‘米字型’高鐵網已經顯現。完全建成后,陜西將快速連接周邊8個省份,其樞紐作用更加凸顯。”劉生榮介紹到。
在貨運方面,劉生榮透露,計劃于2019年10月開通的蒙華線(內蒙-江西)將成為目前國內最長運煤專線,途經陜北的這條專線將極大地解決陜西煤炭外運的問題。
劉生榮表示,2019年,陜西鐵路要著力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進一步完善路網,建好新建鐵路線;二是要用好既有線路,最大限度發(fā)揮運力;三是要加快與其他運輸方式的融合發(fā)展,打通以鐵路為紐帶的多式聯運;四要用好“鐵e達”,這是鐵路部門為解決好貨運最前沿和“最后一公里”的在線平臺,劉生榮形象地稱之為鐵路貨運界的“滴滴打車”。“誰的評價好、誰的距離近、誰的車型合適就將運單派給誰,從而不斷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全國政協委員、渭南市副市長高潔。
“三個經濟”再出發(fā) 老陜朋友圈將越來越廣
高潔對交通路網發(fā)展服務地方經濟也有著很深的感受?!蛾P中平原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將渭南市定位為“一圈一軸三帶”空間格局中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和區(qū)域性交通樞紐,渭南屬于次核心城市。“新的一年里,我們要加快推進西渭融合,促進渭南與黃河金三角區(qū)域聯動發(fā)展,進一步優(yōu)化市域空間格局,通過‘西融、東聯、內優(yōu)’,在服務好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方面作出更深探索。”高潔表示。
同時,渭南將在發(fā)揮交通優(yōu)勢的基礎上繼續(xù)擴大國際交往“朋友圈”,積極拓展海外產業(yè)合作,從農業(yè)、旅游、體育、教育等領域拓寬國際交流視野;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fā)、“一帶一路”、關中平原城市群發(fā)展規(guī)劃等政策疊加帶來的紅利,形成政策聯動效應,繼而調整產業(yè)結構,完善產業(yè)鏈、供應鏈,著力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動和擴大發(fā)展。
“三個經濟”是陜西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新路徑,也是基于對陜西的發(fā)展態(tài)勢以及所處的歷史方位做出的準確判斷和重大選擇。劉生榮、高潔均表示,在陜西2019年向上向好發(fā)展的過程中,要深入推動“五個扎實”落地生根,讓追趕超越結出碩果,最終實現“三個經濟”再上新臺階。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