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站員工現(xiàn)場演示AED急救技術并對一線員工進行急救培訓。
西安新聞網(wǎng)-西安日報訊 前不久,年僅35歲的藝人高以翔夜間錄制節(jié)目時因心源性猝死撒手人寰……專家指出,在心跳驟停時,只有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四分鐘”內利用“救命神器AED”,通過瞬間釋放高能量的電脈沖進行體外除顫,才可讓處于“停擺”的心臟發(fā)動機重新“點火”運轉起來。如此重要的“救命神器AED”,配置率、使用率、普及率究竟如何?記者近期就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救命神器”自動體外除顫器 幾乎成擺設
“我父親今年連續(xù)兩次突發(fā)心臟病住院。為了防止父親再次發(fā)生意外,我報名參加了紅十字會的急救培訓,掌握了急救知識及AED的使用。”家住東郊的唐女士說,在培訓的課堂上,她第一次深入了解自動體外除顫器(AED),以前這種救命的東西在機場、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有所配備,只不過并不為民眾所熟知和普及,因此也沒什么人會注意到。
據(jù)了解,AED是一種急救設備,操作簡便,可以為心臟病突發(fā)的患者進行電除顫,幫助發(fā)生心室顫動的病人恢復心律。全球每年心臟猝死的發(fā)病率達900萬例,我國每年約16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及時除顫是迄今公認制止心臟猝死的最有效方法。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四分鐘”內,對患者進行AED除顫和心肺復蘇,有很大的幾率能夠挽救生命。
記者近期走訪了我市幾處配備AED的公共場所,發(fā)現(xiàn)幾個設在公共景點的AED都裝在一個與消火栓差不多大的金屬箱里,金屬箱上有著醒目的“AED”字樣和帶急救圖案的心形標識。金屬箱內的除顫器完好,但箱子卻上了鎖。
在南郊一處配備AED的景點,記者咨詢時,旁邊的工作人員說,鑰匙在問詢處人員的手中。只見在金屬箱外的墻面上,還貼著一張“AED操作指南”,用圖示和中英文雙語寫明了使用方法。操作指南標出:“本套設備僅供醫(yī)務人員以及在心肺復蘇和AED使用方面接受過培訓的人員使用。”據(jù)景點工作人員透露,從沒見過有人使用心臟除顫器;雖然大家知道這是搶救用的,但對于具體的使用方法都不清楚。一般遇到旅客突發(fā)心臟病需要搶救,工作人員都會撥打急救電話,很少有人想到使用這種除顫器。
“急救醫(yī)生都會攜帶搶救設備,比這種除顫器還先進。”白鹿倉景區(q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員說,AED已經(jīng)成了一種尷尬的存在,真正需要用到它的突發(fā)狀況極少,而且也確實沒有人敢用。
實際上,一臺AED設備的有效使用范圍只有直徑100米的區(qū)域。在這個范圍外,獲取AED所需的時間就可能延誤最佳搶救時間;而且AED設備每2~3年就需要更換粘貼式電極和電池。因此,那些鎖起來常年不用的AED設備,幾乎就成了擺設。
我市13個人員密集場所
均配備AED設備
12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紡織城客運站候車大廳,發(fā)現(xiàn)懸掛在墻上的AED設備放在一個白色的帶有玻璃罩的盒子內,盒子上有一個紅心標志和AED字樣,側面有西安市紅十字會標志,還附有聯(lián)系電話和急救電話。“AED設備由西安市紅十字會免費提供,2018年5月9日在紡織城客運站安裝啟用,目前客運站還沒有遇到心臟驟停需要使用AED設備的急病旅客。雖然沒有遇到危急情況,但車站有一支具有20名西安市紅十字培訓急救員資格的急救隊伍”。副站長張學彪說,該站作為一個綜合型交通樞紐,日常客流量達到10萬人次,一旦旅客突發(fā)心臟驟停,在候車大廳內擺放的AED將極大地提高心臟驟停旅客搶救的成功率。
記者從西安市紅十字會了解到,2018年該會在我市人員密集場所政務服務中心 、陜西歷史博物館東側售票亭 、大雁塔景區(qū)大慈恩寺、大唐西市博物館服務臺 、城東汽車客運站候車大廳服務臺 、西安汽車站候車大廳 、城北汽車客運站候車大廳服務臺 、華清池游客服務中心、兵馬俑游客服務中心 、長安三館一中心2樓 、長安清涼寺大雄寶殿東側 、鄠邑區(qū)金龍峽景區(qū)入口、白鹿倉景區(qū)游客服務中心免費安裝了13個AED設備。
“應急救護培訓為什么重要?很多情況下,人的一命關鍵就在于第一目擊者。如果他(她)能馬上提供幫助,那命可能就保住了;如果他(她)束手無策,只能打120,在等待的過程中錯過搶救最佳時間,獲救幾率就太小了。”西安市紅十字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紅十字會的職責是普及現(xiàn)場應急救護知識,為此呼吁全社會積極加入到應急救護知識普及這項工作中,提高全民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救護能力。
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
共同構筑生命安全堅強防線
“受過急救培訓的人,先拍打、呼喚患者,確定他(她)還有沒有意識,然后看胸廓判斷呼吸,在意識喪失、呼吸停止的狀況下就可以確認是發(fā)生心跳驟停了,需要使用AED除顫的同時配合心肺復蘇術。”西北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安市第三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二病區(qū)主任程康說,引起心臟驟停最常見的原因是心室顫動,直接導致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應對方法就是在“黃金救援四分鐘”內,盡快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進行電除顫。
程康主任表示,自動體外除顫儀(AED)能夠自動檢測患者心率、自動分辨是否由室顫引起的心臟驟停,如需要除顫引起心臟驟停最常見的原因是心室顫動,它直接導致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應對方法就是在“黃金救援四分鐘”內,盡快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進行電除顫。
“其實,AED設備就像傻瓜式照相機一樣,它會給你語音提示,跟著做就行了。在發(fā)達國家,一般中小學都有相關的急救知識的培訓,所以應用很普遍,可以說幾乎人人都會用。”程康說。
《西安市急救醫(yī)療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guī)定:“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軌道交通站點、體育場館、風景旅游區(qū)、礦山及其他容易發(fā)生災害性、突發(fā)性事件的單位,應當按照衛(wèi)生計生行政部門的要求配備必要的急救器械、藥品和掌握急救器械使用知識、技能的工作人員。”鼓勵有條件的場所和單位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
接受記者采訪的多位市民,真誠希望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盡快加大力度投放“救命神器AED”;同時希望更多的人積極加入到應急救護知識普及工作中,提高全民自我保護意識和應急救護能力,讓“人人學急救、急救為人人”的自救互救理念深入人心,共同構筑生命安全堅強防線,為生命保駕護航。(文/圖 西安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王超)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