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艹先锋影音在线,先锋天堂AV在线网,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户外,亚洲综合色婷婷六月在线图片

<strike id="i2w4y"></strike>
  • <strike id="i2w4y"><code id="i2w4y"></code></strike>
    
    
  • <strike id="i2w4y"><code id="i2w4y"></code></strike>
  • 鎮(zhèn)安縣委書記李波:脫貧摘帽以后怎么干?

    2019-10-29 08:50:39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2019年5月7日,對鎮(zhèn)安縣的干部群眾來說,是值得紀念和自豪的日子...

      李波(右)與周啟學溝通政策性補貼的落實情況。陜西日報記者 郭詩夢攝

      陜西日報記者 屈荔鵬 郭詩夢

      2019年5月7日,對鎮(zhèn)安縣的干部群眾來說,是值得紀念和自豪的日子——這一天,省政府發(fā)布公告,宣布鎮(zhèn)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鎮(zhèn)安縣成為全省深度貧困縣中唯一在2018年脫貧摘帽的縣。

      5年來,鎮(zhèn)安縣累計脫貧2.5萬戶7.69萬人,貧困發(fā)生率由32.2%降至0.89%。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摘帽以后怎么干?”面對新形勢,商洛市委常委、鎮(zhèn)安縣委書記李波說,“我們及時將工作重心由精準幫扶、脫貧退出,轉移到精準鞏固、全面提升,在激勵干部不松懈,確保脫貧群眾不返貧,全面抓好集體經濟運營,補齊短板改善農村面貌等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徑,為做好脫貧攻堅‘后半篇’文章筑牢了根基。”

      鞏固再提升 “兩防”是關鍵

      10月22日,鎮(zhèn)安下起了雨,寒氣襲人。8時,李波按時到達縣委辦公樓前。這一天他要前往云蓋寺鎮(zhèn)西華村就中央和省上反饋問題整改、嚴防“六類重點人群”致貧返貧、村集體經濟發(fā)展等工作開展調研。

      經過近1個小時的盤山路,車子到達西華村村委會門口。停下車,李波徑直走進會議室,拿起桌子上準備好的各類臺賬仔細翻閱起來,并不時發(fā)問:“問題核查是否逐條研判、逐項對標?整改措施是否到位?會議記錄有沒有簡單應付?”一連串的提問,讓在場的干部心里捏了一把汗。

      “每次李書記來鎮(zhèn)上調研,大家都‘膽戰(zhàn)心驚’。但他指出的問題和提出的方法讓我們在工作中少走了很多彎路。大家都盼著他多來幾次呢!”云蓋寺鎮(zhèn)黨委書記蔣維杰笑著說。

      脫貧摘帽后,如何做好防返貧、防新增這“兩防”工作,成為李波思考最多的問題。經過反復深入鎮(zhèn)村調研摸底,鎮(zhèn)安在深化“戶分三類、精準幫扶”工作機制的基礎上,細化創(chuàng)新實施“六類重點人群、精準鞏固提升”工作機制,將易返貧、易新增的6類重點人群分為大病殘疾戶、獨居老人戶、“兩頭跑”搬遷戶、收入下降戶、邊緣戶和2014年、2015年脫貧戶,并逐戶制定鞏固措施,做到一戶一法、因人施策。

      西華村4組村民周啟學家中有5口人,其中3人身有殘疾??恐硎艿捅:蜌埣踩藘身椦a貼,全家人均年收入達到5800元。2018年,周啟學自愿申請退出貧困戶。

      “最近怎么樣啊?家里還缺什么?還有哪些困難需要我們解決?……”在周啟學家,李波仔細詢問。

      在了解周啟學家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政策補貼落實情況后,李波叮囑村干部:“像這樣的家庭,主要依靠補助脫貧。我們要用足用活保障政策,讓他們享受到應有的補助,防止返貧。”

      實行“雙委制” “兩業(yè)”有保障

      一間間廠房寬敞明亮,一株株菌菇長勢喜人。10月22日11時左右,李波來到西華村鋤禾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基地考察。

      “基地總投資680萬元,其中西華村村集體入股70萬元,共建成大棚27座。自今年3月菌菇投產以來,公司已銷售成品菇2200余箱,銷售額26萬余元。預計2019年產值可達320萬元,實現村集體分紅12萬元。”該公司負責人蔣維華說。

      鋤禾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的快速發(fā)展,得益于鎮(zhèn)安縣在農村集體經濟運行管理中探索推行的“雙委制”:一方面,將所有村的互助資金委托給縣農商行規(guī)范管理;另一方面,除了村上有能力管理運營的集體經濟項目,將其余村集體經濟經營項目委托給龍頭企業(yè)或第三方運營管理。

      李波告訴記者:“‘雙委制’的推行,有效解決了村集體經濟發(fā)展人才缺乏、管理不善、經營困難、互助資金管理不規(guī)范等問題。”

      產業(yè)形成規(guī)模,就業(yè)也有了保障。“投產后,基地為55戶貧困戶提供了就業(yè)崗位。”蔣維華說,“在這里務工的貧困戶月平均收入2000多元,還包吃包住。”

      “群眾穩(wěn)定持續(xù)增收是脫貧致富的重要保障。我們堅持一手抓產業(yè)發(fā)展,以產業(yè)帶動就業(yè);一手抓就業(yè)扶貧,確保脫貧群眾穩(wěn)定增收。只有突出抓好‘兩業(yè)’,才能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李波說。

      截至目前,鎮(zhèn)安縣已組建村產業(yè)發(fā)展公司150家,累計籌措信貸資金7500萬元,投入財政資金1.68億元,進行自主經營或聯合經營,全面消除了集體經濟“空殼”村。全縣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yè)2.3萬人,扶貧基地(工廠)吸納就業(yè)830余人。

      痛點變亮點 環(huán)境大改善

      在脫貧攻堅中,各級部門、單位加大投入,推動鎮(zhèn)安建設了一大批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極大地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但因條塊分割多頭管、權屬不清無法管、無人無錢不能管等問題,部分公共基礎設施處于損毀和閑置狀態(tài)。

      “建好、管好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是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重要支撐和基礎保障。”李波說,如果不解決這一難點、痛點問題,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便會削弱,更何談鄉(xiāng)村振興。

      為破解這一難題,鎮(zhèn)安多方籌措管理資金,全面落實管護工作。今年8月,鎮(zhèn)安創(chuàng)立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353”管理機制正式實施,重點圍繞有人管、有錢管、有機制管“三大目標”,緊扣明確范圍、明確權屬、明確標準、明確資金、明確責任“五個明確”,通過專業(yè)管護、市場管護、自主管護“三種途徑”,形成建得好、管得好、用得好的良好局面,確保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發(fā)揮長效作用。

      目前,鎮(zhèn)安已籌措管理資金2600萬元,成立鎮(zhèn)管理所15個、村管理站150個,選聘管理人員1487人,確定管理崗負責人740人,推動全縣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理全面步入規(guī)范化、制度化軌道。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鎮(zhèn)安 縣委書記 脫貧摘帽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