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才住房鼓勵設公共食堂
《深圳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征求社會意見
《深圳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相關規(guī)定細致入微。
千方百計吸引人才,是城市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在吸引人才、服務人才方面,深圳又出了一招。近日,深圳市住建局就《深圳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下稱《建設標準》)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6月21日。
鼓勵設置公共食堂,小戶型可不設廚房提高實用面積,層高不小于2.8米,甚至是通風采光也有細致入微的規(guī)定,這一切都是為讓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更為宜居,人才住得舒服。
選址:公交站500米內(nèi),地鐵站800米內(nèi)
“以人為本,宜居生活”,這是深圳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的理念。記者看到,在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選址上,《建設標準》指出,應遵循“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則,結合所在區(qū)域的發(fā)展規(guī)劃和產(chǎn)業(yè)布局,引導人口和產(chǎn)業(yè)合理分布。選址應優(yōu)先選擇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市政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的區(qū)域,為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內(nèi)部服務的公共服務設施宜設在居住區(qū)內(nèi)部且靠近中心綠地或廣場。
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所在地,人行出入口宜在公交車站點500米半徑覆蓋范圍內(nèi)或軌道交通站點800米半徑覆蓋范圍內(nèi),且宜面向城市次干道、支路及其附屬的街道、廣場等公共空間,不宜面對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不難看出,這是對出行、休閑及減低噪音污染的周密考慮。
深圳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多為小戶型,套內(nèi)使用空間有限,為保障居民必要的活動休閑空間,借鑒香港公屋的先進建設理念,在營造友好且有品質(zhì)的小區(qū)環(huán)境上做了充分考慮。
兒童游樂場設置應避開居住地主要機動車交通道路,老人活動場所應具有良好的日照與自然通風條件。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居住區(qū)內(nèi)應設置連續(xù)的架空層、風雨連廊和騎樓等,應能直達所有的居住區(qū)樓棟、配套服務設施和人行出入口,人行道寬度不應小于1.5米。
實用率不低于65% 層高不小于2.8米
實用面積高、通風采光良好,這樣舒適宜居的住房往往受到人們的青睞,人才住房也應如此。《建設標準》用專章形式對住房單體做出規(guī)定。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樓層平面布局應合理緊湊,實用率不應低于70%,用地條件受限時實用率可適當降低,但不應低于65%。
同時,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層高不應小于2.8米,外窗可開啟面積比達到30%,使建筑獲得良好通風。
《建設標準》對不同套型的套內(nèi)建筑面積予以明確,以人才住房為例,1~2人使用的Ⅰ類套型,套內(nèi)建筑面積應大于等于27平方米;3~4人的Ⅲ類套型,套內(nèi)建筑面積應大于等于51平方米;大于4人的Ⅳ類套型,套內(nèi)建筑面積應大于等于64平方米。
為保障住房內(nèi)良好的生活條件,《建設標準》規(guī)定,住房臥室、起居室(廳)應具備直接自然采光、自然通風的條件。廚房應有外窗,具備自然通風條件;除Ⅰ類套型中的租賃型人才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外,其他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套型的衛(wèi)生間應有外窗直接采光、自然通風。
以“獎勵容積”方式鼓勵建設公共食堂
深圳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居住人群生活特征不同,對建筑空間有不同的設置需求,為滿足居民的不同需求,推薦了公共食堂等極具針對性的公共配套服務設施配置標準。
記者從《建設標準》中看到,當單人居住的I類套型數(shù)量超過所在棟總戶數(shù)50%時,推薦設置的公共配套設施包括了公共會客廳、公共閱讀區(qū)、公共廚房、公共食堂、公共洗衣房。為了鼓勵設置類似針對性的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標準》建議以“獎勵容積”的方式鼓勵類似服務設施的建設。
此外,該建設標準在公共空間的利用上也做足了文章。例如,獨立成棟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應在首層或塔樓底層設置入戶大堂,建筑面積不小于25平方米,入戶大堂應具備門衛(wèi)服務、會客休閑等功能。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避難層應與消防避難空間結合,設置架空公共綠化或公共休閑活動場地;裙房屋頂應結合綠化景觀設置公共休閑活動場地;在塔樓屋頂設置公共晾曬空間。
車輛段上蓋可建設幼兒園
深圳土地資源稀缺,為了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建設標準》明確了幼兒園地下設置停車場、車輛段上蓋建設幼兒園以及相鄰地塊間可架空連廊等建設方式,從而為解決停車、有效利用地下資源、便捷公共出行提供便利條件。
從使用功能出發(fā),規(guī)定了建設在宿舍類用地上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在滿足相關消防規(guī)范的前提下適當減少走廊寬度,減少公攤,提高使用效率,提供更多的居住空間。
為提高樓棟使用效率,對小戶型集中的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在滿足相關候梯時間要求的基礎上,減低電梯配置標準。節(jié)省造價,提高套內(nèi)使用效率。
此外,單人或雙人居住的小戶型住戶,有不少經(jīng)常在外就餐,廚房使用率很低,《建設標準》允許在符合條件的小戶型套內(nèi),設置不使用燃氣的開敞式廚房,提高單個戶型的使用效率。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