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被過分美化的電子煙: 無助于戒煙還損害健康
關于傳統(tǒng)香煙和電子煙,有這樣一個比喻——出門在外,你愿意被汽車撞還是被摩托車撞?顯然,我們都不愿意,盡早戒煙才是最科學的選擇。
近日,美疾控中心向社會發(fā)出建議:消費者最好不要使用電子煙產品,因為有多地臨床病例表明,肺部疾病與電子煙使用存在關聯(lián),相關研究仍在進行中。
自從十多年前電子煙在全球市場推廣以來,其銷量從最初的2000萬美元幾何式增長為現(xiàn)在的數(shù)十億美元。有使用者表示,使用電子煙與吸傳統(tǒng)香煙相比,咳嗽減輕,煙癮有所緩解,由此可見,電子煙可以幫助煙民戒煙,與香煙相比,對健康相對更為有益。事實果真如此嗎?
謠言一:電子煙可助絕大多數(shù)煙民戒煙
電子煙又稱尼古丁傳送系統(tǒng),主要通過加熱一種溶液傳送氣霧供使用者吸用。絕大多數(shù)專家學者認為,電子煙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風靡全球,表面看來是因為商家宣傳的“無毒害、可戒煙、綠色環(huán)保”等特點,實際上,卻源于人類千百年來對于煙草的依賴和追求健康的心理之間的矛盾;換言之,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使用電子煙只是一種煙民們自我安慰的體現(xiàn)。
“客觀來看,由于電子煙的成分與作用機理是人為創(chuàng)造的,其有害成分釋放量比傳統(tǒng)卷煙相對有所減少,呼出氣溶膠對環(huán)境污染程度有所降低,顆粒物元素也有所減少,但這都是相對傳統(tǒng)卷煙及其成分而言,這并不代表著電子煙無害,更不能說明電子煙可以幫助煙民成功戒煙。”中國環(huán)境行為法學會特聘專家、高級工程師張志剛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張志剛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90%以上使用煙堿含量較高的電子煙煙民表示,吸用電子煙與吸用傳統(tǒng)香煙區(qū)別不大,對于電子煙中尼古丁的依賴感仍然存在;而另有超過90%的棄用電子煙的煙民表示,之所以棄用電子煙而復吸傳統(tǒng)香煙,是因為電子煙不能“過癮”。由此他得出結論:真正有尼古丁依賴癥(有煙癮)的人,戒煙時需要戒除的就是對于尼古丁的依賴。反觀電子煙霧的成分,尼古丁是必然存在的;其含有的揮發(fā)性成分近30種,其中丙二醇、煙堿、麥思明和甘油為主要成分,丙二醇和甘油是電子煙液霧化劑,占煙液的80%—90%,麥思明來源于煙葉,結構類似于煙堿,是提純煙堿的副產物,煙堿則是為了滿足吸煙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張志剛說:“電子煙戒煙的所謂原理,在于通過替代傳統(tǒng)香煙,用電子煙替代吸煙習慣,達到戒煙目標。但是導致吸煙上癮的從來不是一種習慣,而是煙草中尼古丁發(fā)生的作用。所以單單靠替代習慣,根本不能減少煙癮。反之,還會因為電子煙尼古丁等成分含量低而不加節(jié)制,最終增加香煙的復吸風險。”
根據(jù)上述事實,專家們最終得出一個關于電子煙的悖論:如果可以通過使用尼古丁含量較低的電子煙逐漸減少戒煙者的煙草依賴,最終成功戒煙,那么煙民同樣可以做到每天減少傳統(tǒng)香煙的吸用量,又何必使用電子煙?
謠言二:電子煙及其二手煙無損健康
近年來,說到電子煙的安全性,商家宣稱的“電子煙無損健康、電子煙對健康損害大大降低”的論調與科學家的理性分析形成了鮮明對比。
上海市普陀區(qū)中心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史兆雯醫(yī)生表示:“都說電子煙中所含的有害化學物質可能少于傳統(tǒng)卷煙,但目前并沒有充分的證據(jù)量化電子煙中有害化學成分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小于傳統(tǒng)卷煙,相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電子煙不安全。”
史兆雯告訴記者,電子煙相比傳統(tǒng)煙來說是一個新鮮事物,科學家們仍在努力了解它們對健康的長期影響,但也已經(jīng)有一些研究結果。例如,電子煙的二手煙為二手氣溶膠,并不是很多廠家宣傳的水蒸氣,是一種可產生顆粒物質、1,2-丙二醇、某些揮發(fā)性的有機化合物以及某些重金屬和尼古丁的新的空氣污染源。世界衛(wèi)生組織有報告指出,二手氣溶膠可以造成PM1.0值高出14倍—40倍,PM2.5值高出6倍—86倍不等,尼古丁含量高出10倍—115倍,乙醛含量高出2倍—8倍,甲醛含量高出20%(以上含量均為對比安全含量范圍結果)。
國內一項測試結果顯示,不同電子煙100次吸抽的煙霧中甲醛檢出量在2.3毫克到14.9毫克之間。將這一結果量化來看,此項甲醛濃度是我國居室空氣甲醛最高容許溶度的十倍至幾十倍。
多項國內外研究已經(jīng)證明,電子煙相比傳統(tǒng)卷煙,對人類免疫系統(tǒng)的抑制增加,顯著增加心血管風險,引發(fā)心臟病,添加的香味成分會導致細胞凋亡。吸食電子煙會出現(xiàn)呼吸阻力增加,可能造成肺部損傷,煙液接觸霧化器加熱裝置而產生的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丙烯醛、乙二醛)還可能導致多種癌癥。
對于傳統(tǒng)卷煙和電子煙的危害,上海拓新健康促進中心理事長王瑞的一個比喻做出了高度形象和生動地概括:“出門在外,你愿意被汽車撞還是被摩托車撞?顯然,我們都不愿意,盡早戒煙才是最科學的選擇。”
謠言三:電子煙不會產生肺部輻射
1974年,哈佛大學科學家利特爾與威廉·奧圖爾的一項實驗證實:長期吸用卷煙,會造成釙210對人體肺部的輻射作用,從而引發(fā)一系列致命疾病。實驗人員將少劑量釙注入倉鼠的氣管,在注入頻率最高的那一組倉鼠中,94%的倉鼠出現(xiàn)了肺部腫瘤。由于釙210來自煙草,從此,吸煙與肺部輻射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那么電子煙與肺部輻射又有什么樣的關系呢,人造香煙是不是會消除重金屬輻射隱患?
國外有研究表明,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一些電子煙氣溶膠中的某些金屬(包括鉛、鉻和鎳)及甲醛的濃度等于或高于傳統(tǒng)卷煙中的濃度,其中還包括某些金屬顆粒,比如鎳、鉻、鉛,甚至比傳統(tǒng)卷煙產生的二手煙的含量還要高,這些成分都具有輻射風險。此外電子煙還會產生一些傳統(tǒng)卷煙煙氣中沒有的有毒物質,如乙二醛,該物質易燃,有毒,具刺激性,蒸氣或霧對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史兆雯介紹,傳統(tǒng)煙草制品中含有放射性物質釙210和鉛210,每天吸一包半煙相當于每天做一次X光透視,每年3月中旬去福島核電站外面呆5小時;經(jīng)常接觸二手煙相當于每個月做一次X光透視。
“目前還沒有看到關于電子煙與傳統(tǒng)煙草制品在引起肺部輻射的金屬物質方面的更進一步的對比研究,但不管是電子煙,還是傳統(tǒng)煙草制品,都會增加肺部輻射量風險,長期大量積累將會有可能導致癌癥的發(fā)生;特別是電子煙的煙油和氣溶膠內含有的金屬顆粒,如鉻、鎘和鉛等,它們來自于電子煙里的加熱線圈,這些元素除了對于人體的重要器官具有毒副作用之外,有些如鉛等元素也具有放射性。”史兆雯說。(科技日報 記者李麗云 張景陽)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