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五臟應肺,肺主皮毛,故燥邪最易傷肺和肌表,出現(xiàn)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膚干燥等秋燥癥狀。若燥熱傳入陽明,則又造成胃陰虛虧、腸燥便秘等癥。
預防“秋燥”,首先要重視飲食調理。《內經》指出“燥者潤之”,故防治秋燥證宜多食甘潤、甘涼,有滋陰潤燥、養(yǎng)肺益胃功效的食品,如梨、藕、銀耳、白蘿卜、蜂蜜等。同時還應注意減辛增酸,盡量少吃蔥、蒜、辣椒以及胡椒、八角、茴香等香燥之品,多吃酸味果蔬以養(yǎng)肝氣。這里推薦幾款食療方,幫您巧御“秋燥”。
百合四寶粥。取百合、甜杏仁(水泡去外皮)、白木耳(清水泡發(fā))、枸杞子各10克,與粳米適量共煮粥,粥稠熟時加糖適量,食粥。此粥補益肺腎、止咳化痰,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腸燥便秘、頭暈目眩等肺腎兩虛者功效較好。
三仁橘皮飲。取甜杏仁、松子仁各10克,柏子仁6克,蜜炙橘皮10克,加水適量,水沸后煎15分鐘,再加白糖或冰糖適量共食。此方有潤肺滋燥、滑腸通便之良效,對年老體弱、大便燥結或兼有慢性燥咳者服食效佳。
黑白雙耳湯。取干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以冷水泡發(fā)后,清除雜質,洗凈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并加冰糖20克,燉至木耳酥爛,吃木耳喝湯。此湯有滋陰潤肺、降脂通便的功效。(徐學頤)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