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益生菌、加拿大的魚肝油、日本的感冒藥、德國的咳嗽藥……
各種海淘、代購的兒童藥悉數(shù)登場。
這些風靡朋友圈的藥品,是很多爸媽所青睞的。
家里備上幾瓶國外的藥品,似乎更放心、更安全……
家長們真的了解海淘藥品嗎?
海淘兒童藥真那么神嗎?
海淘藥品運輸過程有哪些問題?
為何同一款藥國內外劑量使用卻不同,家長們了解其中區(qū)別嗎?
如果誤給孩子用藥后會產生什么風險呢?
為此,
真相姐為你揭開這些真相.......
Q1:不了解就瞎屯藥?
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家長的焦慮所在。
可身體健康,生病怎么吃藥的比拼有時候看上去會讓人無語。
德語、日語、韓語等說明書對于很多爸媽來說,
可能簡直就是天書!于醫(yī)學常識,服用禁忌也似懂非懂。
沒有得到醫(yī)師、藥師的專業(yè)指導。
可這樣卻就敢去跟風海淘藥品?!
海淘藥品在法律層面定位于“假藥”,
個人自購使用雖不違法,
但是藥品成分、適應癥、適用人群、療效等都不清楚,
你就敢給孩子吃?
膽!真!肥!
Q2:“漂洋過海”海淘藥咋運來的知道不?
藥品的整個儲存和運輸都需要有一個適當?shù)臏囟确秶?/p>
超過這個溫度或者低于這個溫度都會影響到藥品的質量。
可能很多家長都知道冷鏈物流。
可你知道,
譬如溫度過低會造成滴眼液的一些藥品成份結晶析出,
當?shù)稳胙壑袝r會造成不適,
甚至可能會傷害孩子的眼球嗎?
除了溫度,
藥品運輸儲存過程中最影響藥品質量的因素還有濕度,
因為濕度過高會加速藥物變質的過程。
有一些固體藥品,容易吸潮結塊,
如阿斯匹林就會因為潮濕而分解,
產生對胃部有害的物質。
如常見的糖衣片、膠囊、散劑、泡騰片等,
一旦濕度過高就會導致包材或藥本身產生變化,
導致藥品失效。
此外,
一些生物蛋白類液體制劑如胰島素、特殊的機械給藥裝置等在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劇烈的晃動和磕碰。
而一般海淘過程中往往是直郵或由親友帶回國。
如果導致藥品出現(xiàn)質量問題。
一旦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等問題時,
處理和維權就很困難了。
Q3:如何鑒別藥品質量是否有問題?
1、藥品內外包裝嚴重破損、漏液、霉變。
2、片劑、膠囊的顏色發(fā)生改變,表面粗糙或者有裂縫,氣味發(fā)生變化。
3、粉末顏色發(fā)生變化、結塊。
4、透明的液體制劑中有明顯沉淀、搖一搖后也沒有溶解。
5、軟膏、乳膏顏色發(fā)生改變,有油漂浮。
6、本應透明的眼藥藥液變渾濁。
但是這些方法都無法完全保證藥品質量,
要從根本上保障用藥安全,
還應使用國家批準的合法藥品。
Q4:為何同一款藥品國內外劑量使用卻不同?
家長們真的了解其中區(qū)別嗎?
如治療癲癇的藥物卡馬西平,
不管是在美國還是中國,說明書上都有標注,
這個藥本身會產生一個特別嚴重的不良反應,
而這個不良反應,
亞洲人的風險比白種人和黑種人要大10倍,
藥品說明書上明確標注了,
這個風險的差異是來源于人種的基因。
所以在說明書上建議,
如果在亞洲,包括在中國用,
建議有條件的話應該做相關的基因檢測來排除安全風險,
但是對于白人或者黑人為主的國家里面,
這個藥可能不會這么明確地標注這種基因導致的安全性風險,
因為引發(fā)風險相對來說是很小的。
再比如普米克令舒,用于兒童霧化吸入治療的藥物。
美國說明書兒童標注0.25mg,每日一次,
而相同廠家相同藥品的中國說明書標注0.25-1mg,每日兩次。
臨床上中國用藥劑量大于美國,
是因為中國使用的霧化泵產生的粒徑較大,
因此為了達到相同的治療效果,需要加大給藥劑量。
所以哪怕是相同的藥物,
在國內外在說明書上的標注用法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海淘藥品按照當?shù)氐恼f明書來使,
可能造成孩子的誤服。
Q5:如果誤給孩子用藥后會產生什么風險呢?
人們常說“是藥三分毒”,
用錯了更是雪上加霜,
另外,
很多海淘的藥忽視了它的用藥注意事項等安全提示,
譬如說禁用于部分人群的藥品,
就有可能導致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甚至死亡。
但是以現(xiàn)在的醫(yī)學藥學條件下,
沒有辦法可以杜絕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我們要盡量避免。
Q6:如何盡量防范兒童藥物不良反應?
在兒童用藥應盡可能選用兒童專用藥。
俗話說,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脈注射。
兒童用藥應在醫(yī)生、藥師等專業(yè)人員指導下用藥,
避免自行用藥。
一旦懷疑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時就醫(yī)。
對于非專業(yè)人員來說,
可以遵循的簡單原則是:輕微癥狀可以先觀察,
如果癥狀自行緩解或消失就繼續(xù)用藥,
癥狀持續(xù)或加重或出現(xiàn)嚴重癥狀需停藥及時就診。
Q7:如何簡單辨別合法兒童藥品?
合法藥品包裝上印有原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批準的國藥準字號,
在原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網站上檢索該藥準字號能檢索出藥品與生產企業(yè)信息,
部分藥品企業(yè)也提供防偽標示以供鑒別。
有話說:
說了這么多,
在這里還是希望家長們在用藥的時候認清藥物的成分,
科學的選用安全、有效的藥物,
對于海淘藥品不要無意識的跟風。
其實家長們倒不如學習更多兒童疾病科普、醫(yī)學常識等,
在寶寶生病時候多點聽取專業(yè)兒科醫(yī)生意見,
科學面對兒童疾病。
(記者 袁晗)
(采訪專家:北京兒童醫(yī)院藥學部主任王曉玲,北京兒童醫(yī)院藥學部主任助理徐嘯晨)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