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璐)5月6日至8日,省慈善協會副會長趙浩義一行到寶雞市調研指導慈善幸福家園與農村互助幸福院融合試點工作。寶雞市慈善總會會長李興安,副會長趙會祥、劉永濤等一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陳倉區(qū)北堡村慈善幸福家園、鐵道南社區(qū)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高新區(qū)釣渭鎮(zhèn)西崖村幸福家園、渭濱區(qū)晁峪村幸福院、英達路社區(qū)、鳳縣留鳳關慈善幸福家園實地調研,聽取項目實施情況介紹,詢問建設資金來源和管理運行等情況。每到一處,調研組與老人們親切交談,詳細詢問飲食起居、醫(yī)療保健等情況,叮囑他們注意身體,并送上慰問和祝福。
座談會上,趙浩義在聽取了市、縣(區(qū))慈善協會工作匯報后,對寶雞市慈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寶雞市慈善總會和各縣(區(qū))慈善協會從領導班子的奉獻精神到組織動員能力,從緊密圍繞中心工作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均開展了富有成效的慈善實踐。
為進一步完善慈善幸福家園與農村互助幸福院融合試點工作,趙浩義要求,要強化互助金募集,夯實資金保障基礎,鼓勵推廣“鄉(xiāng)賢慈善認養(yǎng)制”;線上線下協同發(fā)力,激活網絡募捐新動能,建議每個縣(區(qū))動員3至5個鎮(zhèn)開展公益節(jié)募捐活動;構建因地制宜的長效管理機制,通過常態(tài)化開展“孝善之星”“好婆婆”“好媳婦”等精神文明評選活動,有效推動村風向善向好;整合社區(qū)、社會組織、社工、社會資源及社區(qū)自治力量,打造“慈善綜合體”示范項目,實現陣地共建、活動共辦、成果共享。
圍繞做好2025年陜西慈善數字公益節(jié)網絡募捐和宣傳工作,趙浩義表示,要建立常態(tài)化活動機制,保持慈善熱度;強化宣傳推廣與活動聯動,廣泛動員社會力量關注、支持、參與慈善;加強分類指導,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通過樹典型、立標桿實現提質增效;提煉可復制推廣的成功經驗,形成示范效應。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