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涇陽縣老年大學的學員們進行訓練。
□ 記者 李彥伶 文/圖
12月25日至26日,陜西第二屆慈善老年大學教務教學工作研討暨培訓會在西北大學舉行。西北大學慈善研究院教授趙潤琦、薛新婭分別作了題為《陜西慈善老年大學的發(fā)展現狀評析》《慈善老年大學發(fā)展的若干思考》的報告;石泉縣北街社區(qū)慈善老年大學校長陳緒賢、城固縣漢江路慈善老年大學校長孟凡艷等11名老年大學基層工作者分別介紹了創(chuàng)辦慈善老年大學的經驗。
據介紹,慈善老年大學項目由西北大學慈善研究院負責總校教務工作。課程設置除安排時事政治、法律知識教育等教學內容外,還本著提高傳統(tǒng)特色課、注重老年醫(yī)療保健課、現代知識課的原則,先后開設了寫作、書法、繪畫、音樂、舞蹈、保健、電腦、旅游、攝影、太極拳、電子琴、手工、鉤編等20余門課程。教學中采取因人施教、按需施教、教學相長、學樂結合、學為結合等靈活多樣的方法和方式,突出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有不少學校還組建了藝術團,設有合唱隊、民樂隊、舞蹈隊、模特表演隊、戲曲隊、太極拳隊等,經常深入社區(qū)、鄉(xiāng)村開展演出等志愿服務活動,深受基層群眾歡迎。
有不少老年人通過在慈善老年大學的學習和參加活動,煥發(fā)了新的活力。講座中,趙潤琦說,榆陽金陽社區(qū)慈善老年大學有一位73歲的老人,雖不識字,但到慈善老年大學學習書法后,每天能寫50個字,寫得很不錯,在一筆一畫間老人感受到了快樂。分享中,旬陽縣老城慈善老年大學校長馬海秀高興地說,有一人過去經常打麻將輸錢,鬧得家人不和,后來通過在慈善老年大學工藝品編織班學習,做的工藝品變賣得到分紅,每月有了1000元至2500元的收入,不僅不輸錢還賺錢了。此外,子洲縣社區(qū)慈善老年大學藝術團深入社區(qū)鄉(xiāng)村演出,多次受到省市表彰;石泉縣北街社區(qū)慈善老年大學藝術團參加國家大劇院和威海國際比賽榮獲金獎。慈善老年大學的創(chuàng)辦,讓老年人越來越有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涇陽縣老年大學校長程善學表示,老年人通過參與各項文化娛樂活動,消除了平日里的寂寞和孤獨。特別是學員們自編自演的節(jié)目,很好地宣傳了黨的好政策,在掃黑除惡、脫貧攻堅、疫情防控、尊老愛幼、環(huán)境治理等工作和思想建設中均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以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占領了老年人的思想陣地。
老年大學學員李龍玲深有感觸地說,通過參加老年大學活動,不僅陶冶了情操,提升了自己,還豐富了晚年生活;不但增強了身心健康,而且使晚年生活充滿幸福感。
據了解,由省慈善協(xié)會與西北大學慈善研究院指導,從2017年創(chuàng)辦的社區(qū)慈善老年大學,至今已在全省發(fā)展到156所,共有學員3萬余名,惠及人口10萬多人。學員們走進老年大學課堂,以一種新姿態(tài)融入社會,接受再教育,追尋著年輕時未能實現的夢。
西北大學慈善研究院院長陳國慶說,慈善老年大學的校長們有不少是有經驗的老領導,他們有思路、有熱情、有能力、有資源、有辦法,在短短兩年里,把慈善老年大學辦得有聲有色,質量不斷提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走進慈善老年大學課堂。我們相信,陜西慈善老年大學將會越辦越好、越辦越多。
省慈善協(xié)會項目部部長陳華洲在總結慈善老年大學工作時要求,要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對慈善老年大學的重視與支持,要積極向當地財政、民政等部門申請購買服務資金,與社區(qū)黨建、精神文明建設等相結合,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打好老年人精神脫貧攻堅戰(zhàn)。要突出慈善元素辦學,充分發(fā)揮老年學員、志愿者在社會治理和慈善公益活動中的積極作用,積極參加慈善社區(qū)創(chuàng)建和幸福家園建設;組建醫(yī)療、法律、文藝等特長志愿者服務隊,不斷參與到社區(qū)慈善救助、關注獨居、節(jié)日慰問等各項公益活動中,為社區(qū)高齡、空巢、獨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法律咨詢與援助等服務。要開展特色活動,堅持以文化教學、社區(qū)慈善基金和慈善志愿服務活動為主,要從基本的唱歌、舞蹈等健身娛樂逐步向生活技能、慈善關愛等知識增長和能力提升方向轉變,為老年人提供從“老有所養(yǎng)”到“老有所學”的機會,打造具有特色的社區(qū)慈善老年大學。
《各界導報》2020年12月29日 第4802期第3版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