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揮政協專委會基礎性作用,打造‘六個平臺’,提升‘六種能力’。”“在園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街辦設立政協委員活動室和政協委員社情民意聯絡站。”“推行‘互聯網+政協工作’模式”……
“兩個薄弱”是制約市縣政協提升工作質量的瓶頸,也是影響其發(fā)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短板。9月17日,銅川市政協召開市區(qū)縣政協聯席會議,圍繞“如何解決‘兩個薄弱’問題,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fā)展”主題進行專題交流研討。
去年9月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提出“各級黨委要重點解決市縣政協基礎工作薄弱、人員力量薄弱的問題”后, 銅川市委多次就破解“兩個薄弱”問題進行安排部署,并要求力爭今年底有新轉變。目前,已批復給市政協機關增設機構、增加人員編制,也同意給區(qū)縣政協增設機構、增加人員編制。
在解決“人員力量薄弱”問題之后,需要自身解決的“基礎工作薄弱”問題目前解決的怎么樣?還有什么短板和困難?對此,區(qū)縣政協相關負責同志、政協委員、市政協部分專委會負責同志深入交流探討,查找短板不足,探討破解路徑。
“推動政協學聯組工作,為委員發(fā)揮主體作用搭建良好的協商平臺”“黨建引領、完善協商機制、堅持雙向發(fā)力”“把質量理念貫穿政協調研協商全過程,提升調研協商科學化水平”“宜君政協開展‘機關建設年’建設,提升服務效能”,各區(qū)縣政協主席紛紛交流各自工作經驗。
“結親戚”活動是銅川市政協今年推出的一項創(chuàng)新性舉措,更是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展示政協新擔當新作為重要形式。為了將這項工作引向深入,市政協農業(yè)和農村委主任郭忠蟬建議: 各級政協委員真心實意俯下身子,為困難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變被動結親為主動結親,以責任擔當彰顯政協新作為。
9月16日,王益區(qū)政協在全市率先成立了6個以委員名字命名的“委員工作室”,將人民政協的“觸角”向基層延伸。市政協委員王栓興非??春眠@一做法,他建議廣泛建立政協委員活動室和政協委員社情民意聯絡站,用“借船出海”的方式,發(fā)揮好政協凝聚共識的陣地作用,服務群眾的重要渠道作用。
“建言獻策不求說的算,只求說了對。”對于委員主體作用發(fā)揮,袁虎迪委員表示,政協作用發(fā)揮在委員、活力展現看委員、事業(yè)發(fā)展靠委員。他建議,要不斷加強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提升委員履職建言能力水平。
“引入‘互聯網+政協工作’應該是破解‘兩個薄弱’問題的思路之一”,李新章委員提出,推行“互聯網+政協工作”模式,推動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學習培訓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提升政協工作的便利度、透明度和參與度。
市政協委員、民革市委會副主委楊瑩談到,民主黨派也存在“兩個薄弱”問題。她呼吁加大人員支持力度,適當增加黨派人員編制,并幫助黨派解決基層組織薄弱問題,支持黨派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參政履職水平。
“對標新時代委員標準,做一名有責任,有覺悟,有情懷,有擔當,有形象的政協委員。” “建立委員培訓機制,打造全市政協工作網上統一平臺。” “加強隊伍,規(guī)范制度,提升政協文史工作水平”區(qū)縣政協委員圍繞加強政協自身建設做了交流發(fā)言。
“只有推動高質量的協商議政,才能真正帶給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今天探討的這個問題在本質上是回答人民政協工作在新時代如何有新作為這個時代之問。” 市政協智庫成員胡秀潔說。
主持會議的市政協副主席穆新安最后表示,解決好“兩個薄弱”是黨中央給新時代人民政協提出的新要求,要守好“重要陣地”,搭好“重要平臺”,暢通“重要渠道”,充分發(fā)揮好基層政協作用,要加強制度建設,切實提升工作規(guī)范化水平。
“這次聯席會議聚焦‘兩個薄弱’問題,點到區(qū)縣政協工作的命門,通過交流碰撞‘頭腦風暴’,各項工作將會再上臺階”一位參會的區(qū)政協負責同志會后說。(各界導報記者 蔣維博)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