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及時給花椒澆了水,今年花椒又獲豐收,平均每畝地能收300余斤干椒。”芝陽鎮(zhèn)高家坡村四組村民高選斌高興地告訴記者。今年64歲的高選斌愛學習、肯鉆研,是市農廣校的一名學員,對花椒種植有獨到的見解和一套技術。今年天氣干旱,但他家有4畝地得到有效灌溉,這讓他非常高興。
往年3月份時,村里的花椒就已冒出芽,可今年有效降水與往年同期相比有較大減少,快進入4月份了,全村2000余畝花椒大多還沒出芽。不出芽就意味著沒有果實,而花椒是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村干部十分著急,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高寧立即組織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商議,共同制定了《高家坡村抗旱救災的實施方案》,凝心聚力解決群眾灌溉難題。
抗旱成了村里當時的首要任務。首先實行自來水管免費開放,動員有小型水泵的村民沿河道兩岸安裝水泵,就近澆地,緩解了沿河四五百畝花椒旱情。然而,種在山上、靠天吃水的花椒樹,無法得到有效灌溉。高寧立即做出決定:抽水上山。
緊接著,在芝陽鎮(zhèn)的協(xié)調下,市水務局從快辦事,兩臺水泵和長1300多米的管子很快送進村里。為了讓有基礎條件的地塊都能澆上水,高寧又自費購買1臺水泵。有了水泵和水管,村民齊心協(xié)力,有焊接技術的村民當起焊工,懂電力的做電工,有力氣的拉管道,經過連續(xù)幾天不間斷奮戰(zhàn),村溝底的河水多年來第一次“流上”山梁,流入花椒地,更流進了椒農心里,村民們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村里800余畝花椒地得到有效灌溉,為村民及時挽回了損失。高寧表示,下一步,村里將與水務局加強聯(lián)系,爭取項目支持,在村里打兩口機井,進一步改善村里的人居飲水環(huán)境,讓村民安全飲水,同時解決剩余山地的灌溉問題,真正讓村民吃水放心、澆地隨心,感受鄉(xiāng)村振興帶來的“福利”。
看著掛滿枝頭的花椒,高家坡村村民高選科激動地說,今年花椒喜獲豐收,多虧了水務局及時送來的抗旱設備,還有團結一致,一心為民的村干部。(張楚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