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曉峰
進入臘月,趕年集的人猛然多了起來。原來鎮(zhèn)上逢雙日子才有集,現(xiàn)在天天有集。天不明,小商小販們就來搶占有利地形了。停好車,往凍得發(fā)麻的手上吹兩口氣,就開始搭棚子、擺攤子。等收拾停當,這才生起一堆火,邊烤邊向同行抱怨生意不好做,錢不好掙,開春就出去打工了。年年都這樣說,年年都還在干著。做生意人的話,只可信一半。
吃過早飯,趕年集的鄉(xiāng)親才慢慢來。趕年集是不用慌張的,天不黑都不會下集。不像平常,上午下晌就沒人了。年輕人開著新買的車,半是趕集,半是顯擺,見人就鳴喇叭。下了車,在集上轉一圈,丟下一句“不上檔次”,就一路鳴著喇叭又去縣城了。真正來趕年集的是中老年人,有騎著三輪車的,或者干脆步行的,有的胳肢窩里夾個編織袋,幾個人邊走邊說話。在外打工的說在外的見聞,在家種地的說村里的變故。對面來了個人,只要認識,就停下來讓支煙,不接著點上,就不讓走。
到了集上,也不急著買東西。本來在家吃了早飯,可見著賣羊湯的就走不動了,來碗羊湯,泡著燒餅,喝得身上熱乎了再慢慢逛集。從東頭踱到西頭,邊走邊問價,回過頭來再挑著合適的買。頭幾天,先買干菜,好放;青菜也得買幾樣,年年過了二十六都漲價。肉和魚最后再買,到最后便宜了也不好說。女人們總要買幾件衣服,這件嫌土氣,那件顯洋氣,好不容易遇到合適的,價錢又高得嚇人??傄軒讉€衣裳攤,試穿個七八次,才最終搞定。自己衣著光鮮了,掌柜的還是土眉土眼的,就叫他也來試衣服。男人向來在穿著上不講究,總要吆喝幾次,才不耐煩地來試穿。不管哪一件都說“中”,試過兩次,說啥也不試了,不買也不試了。女人連罵帶哄的,才算是又試穿一次,中不中都得中了。
小孩子不講吃穿,只留心玩具。家里玩具一大堆,都是玩了兩天就不玩了。大人不是心疼錢,只是覺得買個玩具玩兩天就不玩了有點可惜,浪費了。小孩子不管這些,拿著玩具不松手,你奪他就哭;你走,他就抱著你的大腿撒潑。這時候,胳膊是擰得過大腿的,誰都得乖乖掏腰包。小孩子眼淚來得快,去得也快,拿到玩具,馬上破涕為笑,樂不可支了。
年集不同于平常的集,除了人多,還有很多賣春聯(lián)和鞭炮的。有幾個老教師現(xiàn)場揮毫,生意比別的人紅火許多。各種煎炸烹炒的香味里,多了一種墨香,讓浮躁的人心里多了幾許平和。賣鞭炮的人不時點燃一掛,清脆的爆竹聲提醒著人們——新年來了。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